今日,国内12寸半导体硅片龙头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奕材”),正式在科创板挂牌,这是证监会“科八条”发布以来,上交所受理的首家未盈利企业,也是今年科创板最大IPO。
上市首日,西安奕材开盘价为39.78元/股,较发行价大涨约361%。截至收盘,西安奕材报25.75元/股,总市值达103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奕材的背后,正是京东方传奇的缔造者王东升。2019年,62岁的王东升从京东方卸任,受邀加盟奕斯伟,启动未竟的集成电路事业。短短几年,奕斯伟自主孵化的奕斯伟材料就成为中国最大的12英寸硅片厂商。
根据信息披露,西安奕材此次上市不仅成为陕西省2025年以来规模最大的IPO项目,更以46.36亿元的实际募资额跻身年内A股第二大IPO,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与之对应的,是西安奕材不俗的产业地位。
以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年末产能计算,西安奕材在全球的市场份额约为6%和7%,是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
全球12英寸硅片市场,日企信越化学、胜高(SUMCO)2024年末的月产能都超过200万片,为第一梯队;中国台湾的环球晶圆、德国的世创电子(Siltronic AG)、韩国的鲜京矽特隆(SK Siltron)月产能合计300万片,平均产能为100万片,当为第二阵营;西安奕材的月产能为71万片,和沪硅产业旗下的上海新昇、TCL中环下属的中环领先等都归属第三梯队。
当前,身居国内第一的西安奕材与第二名中环领先的差距甚微。据西安奕材招股书披露,其IPO募资拟全部投入第二工厂的建设。其第一和第二工厂达产后,将实现120万片的月产能,由此可望和第三梯队选手拉开差距,进入第二梯队。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西安奕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55亿元、14.74亿元、21.21亿元和13.0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16亿元、-6.92亿元、-7.63亿元和-3.45亿元,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但主要财务指标和经营业绩正不断改善。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西安奕材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41.8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自2022年起持续为正,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于2023年转正,2024年同比增长147.39%,偿债能力不断增强,具备可持续经营能力。基于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创新高、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及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公司预计1至9月营业收入将保持稳步增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持续同比收窄。
作为国内12英寸硅片领域的“硬科技”代表,西安奕材自成立以来持续加码研发投入。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5.76亿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39%,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33.15%,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目前,公司已掌握无缺陷晶体生长技术、翘曲和弯曲控制技术、硅片表面平坦度控制技术、表面污染控制技术以及外延设备基座、反应腔室改善设计等核心技术,覆盖12英寸硅片生产制造的所有工艺环节,整体技术水准已达国内领先,全球一流。
业内普遍预计,随着资本力量的注入和行业需求的共振,西安奕材有望在未来两年内迎来盈利拐点,同时加速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在12英寸硅片产业格局中占据更稳固的位置,跻身全球头部厂商。
截至今年6月末,西安奕材已通过验证的客户累计161家,其中中国大陆客户122家,台湾省及境外客户39家;已通过验证的测试片超过490款,量产正片超过100款,其中中国大陆客户正片已量产90余款,台湾省及境外客户正片已量产近10款。2025年1-6月,量产正片已贡献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约60%。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