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情人士报道,为了降低对英伟达的依赖程度,并强化供应链韧性以确保芯片供应无虞,OpenAI正与博通(Broadcom)等厂商,洽谈人工智能(AI)服务器芯片设计相关合作事宜。
OpenAI的AI芯片策略:减少依赖,强化供应链
OpenAI 正在探索自行制造 AI 芯片的想法,以克服其开发 ChatGPT、GPT-4 和 DALL-E3 等 AI 模型所依赖的昂贵图形处理单元的短缺。其探索自己制造 AI 芯片,一方面高效整合软硬件打造成为 AI 界的“苹果公司”,另一方面也是缓解当前 AI 图形加速卡短缺的问题。
据悉,OpenAI还聘请了前谷歌员工,这些员工曾参与谷歌张量处理单元(TPU,一种人工智能加速器)的开发和生产,以帮助其设计人工智能芯片。且博通与谷歌合作开发TPU,意味着该公司拥有在打造定制人工智能相关芯片方面相关经验。
此外,为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OpenAI周四上架了“便宜又强悍”的GPT-4o mini模型,开打价格战。根据该公司的说法,GPT-4o mini是一款入门级别的人工智能“小模型”,而且价格显著下降。
据悉,ChatGPT的免费/付费用户已经从周四开始用上这个新模型,企业用户将在下周获得更新。
根据统计,GPT-4o mini已经达到美国AI公司主流“小模型”里面价格最低的位置,每100万Tokens输入/输出的价格著需要15美分和60美分。作为对比,GPT-4o模型的百万Tokens输入/输出价格是5美元/15美元。
今年1月,有报道称,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曾与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Corp.)和总部位于阿布扎比的G42进行了融资谈判,为一家新的芯片制造企业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今年2月,传闻的数十亿美元升级为数万亿美元,据报道,阿尔特曼打算为一家新的芯片企业筹集惊人的7万亿美元。
但阿尔特曼随后表示“7 万亿美元”不准但 AI 确需大量投资,AI 领域确实需要全球性的大规模资金与能源投资,以构建 AI 芯片及围绕其的基础设施堆栈,并最终向世界提供大量服务,让所有人从中获得巨大价值。
目前尚不清楚阿尔特曼和OpenAI是否仍有兴趣建立一家新的芯片工厂。考虑到据称寻求的7万亿美元金额比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经济总和还要大(7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几乎是去年整个半导体市场总收入的14倍,以2月当时的股价估算市值计算,这笔资金基本可以买下半导体生态的全部江山,拿下英伟达、AMD、台积电、博通、ASML、三星、英特尔、高通、Arm等公司,剩余的钱打包个Meta还能再带回家3000亿美元。),对OpenAI来说,这一数字或许过于大了,因此选择与博通这样的现有公司合作要更实际,也便宜得多。
尽管英伟达一直是人工智能支出的最大受益者,但博通在市场上也取得了快速进展。博通向数据中心运营商销售一系列组件,这些运营商正迅速扩大设施以适应人工智能服务。博通首席执行官Hock Ta表示,到2024财年,博通的人工智能销售额将超过110亿美元。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英伟达也在发展,但据估计,一家公司的人工智能芯片市场份额达到70%至95%意味着人工智能公司在计算接入方面将对英伟达唯命是命从。OpenAI与博通合作开发一款新芯片,或者开设自己的芯片工厂,都可以避免在人工智能处理芯片上几乎完全依赖英伟达。
OpenAI的AI芯片策略:现实与挑战
报道同时表示,由于诸多细节仍需等待敲定,如果该芯片最终得以开发,最早也要到2026年才能生产。此消息带动博通股价劲扬,18日收盘上涨2.9%至160.52美元,今年来累计上涨44%,主要受AI设备销售畅旺提振。
OpenAI的一位发言人向Information表示:“OpenAI 正在与行业和政府利益相关者进行持续对话,以增加所需基础设施的访问权限,确保人工智能的益处能够被广泛利用。”
但业内认为,OpenAI开发能媲美英伟达服务器芯片的可能性很小,而且需要多年打磨才有成果。而且可能带来惹恼OpenAi最重要芯片供应商英伟达的风险,但也可能为OpenAI提供未来与英伟达定价谈判的筹码。
许多芯片业内高管也认为,阿尔特曼的工厂扩张野心不大可能成为现实,因为这需要大量资金和专业劳动力。比如台积电的CEO魏哲家上月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新工厂的前景时就表示,“阿尔特曼太激进了,我难以置信。”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