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线程IPO过会

来源:半导体产业纵横发布时间:2025-09-26 18:38
IPO
GPU
生成海报
用时仅88天。

上交所官网披露信息显示,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IPO申请今日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会议审议。据悉,公司IPO从受理到过会,用时仅88天。

“今天也恰逢证监会科创板‘1+6’改革政策发布后的第100天”,在市场人士看来,科创板“1+6”改革政策发布后,科创板审核质效显著提升,反映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 

图片
图片

公开信息显示,摩尔线程专注于全功能GPU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支持。作为国内少数同时具备图形渲染与AI计算能力的GPU企业,公司产品已实现从云到端的全面布局,为多个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全栈式计算解决方案。

国产GPU迎历史性机遇,自主可控成关键

当前,人工智能与大模型训练推动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GPU作为核心算力引擎,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实现GPU的自主可控,已成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一环。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9年全球GPU市场规模将达到3.6万亿元,其中中国GPU市场规模将达1.36万亿元,占比将从2024年的30.8%提升至37.8%,呈现出高速成长与国产替代的双重机遇。

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东数西算"工程等战略持续深化,为国产GPU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研究显示,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425.37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1.34万亿元,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GPU则是其中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

随着数字经济向纵深推进,GPU的应用场景已从传统的图形处理领域,加速向AI计算、数字孪生、智能驾驶、元宇宙及具身智能等前沿场景拓展,对GPU产品的通用性、算力性能及生态兼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坚持全功能GPU技术路线的企业,有望在多元场景中实现更广泛的产业化落地,为产业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支撑。

强科创属性,构筑国产GPU技术根基

科创板IPO进展“飞速”的摩尔线程,在研发投入上毫不吝啬。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摩尔线程研发费用分别约为11.16亿元、13.34亿元、13.59亿元、5.57亿元,合计约43.66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422.51%、1076.31%、309.88%和79.33%。与此同时,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873人,占员工总人数比例为77.81%,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超过75%。

极具前瞻性的布局,让摩尔线程的业务及技术积累,与当前AI算力爆发背景下的产业需求高度契合。报告期内,公司也实现了业绩的飞速增长。

2022—2024年,摩尔线程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4608.83万元、1.24亿元、4.38亿元,接连大幅增长;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18.4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持续减亏。另外,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7.02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71亿元。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摩尔线程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89.86%、97.45%、98.16%、98.29%。其中,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对新增第一大客户R销售占比为56.63%。

另外,由于摩尔线程仍在发展初期,销售规模处于逐步提升的过程,原材料采购和研发投入等资金需求较大,导致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始终为负值。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约-14.35亿元、-11.29亿元、-18.28亿元、-10.3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站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可谓“大有来头”。

履历显示,张建中,中国国籍,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1990年5月至1992年3月,于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国家计算机实验室部门任高级研究员;1992年4月至2001年5月,于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任产品总经理;2001年6月至2006年3月,于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全球客户部任总经理;2006年4月至2020年9月,于英伟达任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2020年10月摩尔线程开始运营后,以实控人身份参与公司经营管理,2023年11月至今任公司总经理,2023年12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摩尔线程无单一持股30%以上的股东,不存在控股股东;截至2025年6月30日,张建中合计控制公司36.36%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据悉,摩尔线程本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一代AI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芯片研发,并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布局。

业内分析认为,国产GPU产业正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摩尔线程此次科创板IPO,不仅将为企业自身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更将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加速国产GPU产业的技术攻坚和产业升级。随着科创板"1+6"政策的深入推进,硬科技企业或将获得更多助力支持,有望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算力基础设施,为中国AI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