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宣布,美国政府将以89亿美元的投资入股公司,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
根据公告,美国政府将以每股20.47美元的价格购入英特尔股份,持股比例达到9.9%。这笔投资资金来源于此前尚未支付的57亿美元《芯片与科学法案》拨款,以及来自Secure Enclave Program的32亿美元奖补。Secure Enclave Program旨在通过资助此类芯片的开发和生产,确保用于美国国家安全应用的先进微芯片的国内安全供应。
英特尔同时强调,美国政府的投资为“被动投资”,不会进入公司董事会,也不享有信息披露权。此外,美国政府还将获得一份行权价为20美元、为期五年的认股权证,可在未来特定条件下再增持5%的股份,该条件是英特尔在未来某一时间点持有其晶圆代工业务股份低于51%。
在此之前,根据FactSet数据,先锋集团(Vanguard)是英特尔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8.4%。此次交易后,美国政府超越先锋集团,成为英特尔最大单一投资者。
英特尔表示,加上收到的22亿美元芯片法案资金,这笔投资总额达到111亿美元。英特尔CEO陈立武在声明中表示:“我们感谢总统及其政府对英特尔的信任,并期待携手推动美国在科技和制造业方面的领导地位。”
近几年英特尔的业绩走向越来越不乐观,2022年第四季度其净利润首次出现连续两个季度亏损,净亏损6.64亿美元,这是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到了2023年第一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8.1亿美元。尽管2023年第二季度英特尔通过成本削减和业务调整实现净利润14.73亿美元,但此后仍有多个季度持续亏损。
尤其是2024年第三季度,英特尔大幅亏损166亿美元。英特尔指出,该季度大幅亏损是因为计入了28亿美元的重组费用和159亿美元的减值费用。然而在财报公布后,道琼斯指数就将英特尔从成分股中剔除,换成英伟达。
不久前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英特尔实现营收129亿美元,同比持平;净亏损29亿美元,仍未摆脱亏损。
为了缓解连续亏损带来的资金压力,陈立武不得不压缩英特尔的运营支出,同时持续推进组织精简,正以“降本+聚焦”的方式为晶圆代工制造、芯片产品与AI布局腾挪空间。
今年7月24日,英特尔发布公告称,将不再推进其在德国和波兰的项目,并计划将哥斯达黎加的封装测试业务整合至越南和马来西亚规模更大的生产基地中,同时进一步放缓美国俄亥俄州工厂的建设速度。
同时,陈立武在员工内部信中表示,公司正在实施缩减约15%的员工总数的计划,今年年底全球员工总数将降至约75000人。而英特尔也在今年第二季度完成了大部分的人员调整,并精简了约50%的管理层。
8月19日,英特尔宣布与日本软银集团签署最终证券购买协议,软银拟通过直接认购普通股的形式,以每股23美元的价格,向英特尔投入20亿美元。
根据公告,这笔资金将为英特尔在美国推进制造转型和人工智能生态建设提供支持。软银在声明中表示,对英特尔的投资建立在其长期愿景之上。陈立武则称:“我们很高兴加深与软银的关系,这家公司在许多新兴技术和创新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至于软银集团投资的这20亿美元将具体用于哪些业务,目前尚无定论。不过从英特尔近几年的表现来看,当前最需要注资的就是代工业务。此前外界都在猜测英特尔是否会拆分代工业务,但从今年陈立武的公开表态来看,他本人对于代工业务持比较坚守的态度。今年4月,在2025英特尔代工大会上,陈立武分享了英特尔代工的进展和未来发展重点,强调公司正在推动其代工战略进入下一阶段。
不过,英特尔晶圆代工的先进技术研发、代工厂的扩建和布局AI领域都需要大量资金。最为关键的是,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英特尔的晶圆代工业务仅获得约5300万美元的外部营收,至今还未获得主要客户,如何获取大客户和长期代工订单成为了重中之重。
此外,软银入股也引发了外界对于软银旗下Arm与英特尔潜在协同合作的想象空间,若两者能达成合作,Arm的IP生态与英特尔的代工制造可能形成互补。实际上,此前英特尔与Arm有过合作。2023年,英特尔代工服务事业部和Arm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该协议旨在使芯片设计公司能够利用Intel 18A制程工艺来开发低功耗计算系统级芯片(SoC)。
从软银的全球布局来看,此次巨资入股英特尔也与其美国市场的策略呼应。2024年12月,软银宣布将在未来四年内向美国项目投资100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正是关键一局。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