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信息: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5-08-06 14:14
财报
海光信息
生成海报
上半年,海光信息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 同比增长40.78%。

8月5日,国产CPU龙头企业海光信息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期内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利润总额达到16.39亿元,同比增长31.9%;实现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每股收益为0.52元。

海光信息表示,报告期内国产高端芯片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公司通过深化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合作,加速在客户端的导入,推动公司高端处理器产品的市场版图扩展,实现了公司营业收入的显著增长。

作为国内同时具备高端通用处理器和协处理器研发能力的芯片企业,海光信息自2014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自主研发,成功实现了国产处理器的多次迭代与商业化落地,并构建了可独立演进的国产C86技术路线及软硬件发展开放生态体系。目前,海光全系产品整体销量已突破400万片,在政府、能源、金融等关键行业以及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新型算力基础设施中大量广泛应用。

据介绍,迄今为止,海光信息已实现四代通用处理器CPU产品及三代人工智能加速器DCU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应用,产品综合性能追平或赶超国际同类产品。

其中,海光DCU属于GPGPU的一种,采用通用并行计算架构,能够较好地适配、适应国际主流商业计算软件和人工智能软件。可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商业计算等应用领域。海光信息介绍,海光DCU主要部署在服务器集群或数据中心,为应用程序提供性能高、能效比高的算力,支撑高复杂度和高吞吐量的数据处理任务。在AIGC持续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海光DCU拥有完善的统一底层硬件驱动平台,能够适配不同API接口和编译器,并支持常见的函数库,与国内多家头部互联网厂商完成全面适配。

报告期内,海光信息的研发投入1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6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31.31%。

6月9日晚间,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双双公告披露换股吸收合并预案。海光信息拟以0.5525: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合并完成后,海光信息将承继及承接中科曙光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海光信息因本次换股吸收合并所发行的A股股票将申请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流通,中科曙光将终止上市。

双方在合并预案中称,通过两家公司合并,可以实现海光信息在芯片领域、中科曙光在整机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技术积累、团队和资金能力、供应链和市场资源等资源上的互补和深度融合,以资源融合反哺技术突破,以产业链协同提升产业链韧性,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加速算力产业生态环境构建, 提升与国际龙头企业的同台竞争能力,回报资本市场投资者。

赛迪智库发布的《2024-2026年中国信创硬件产业发展建议报告》显示,经过多年发展,国产CPU初步形成以华为、海光、龙芯、兆芯、飞腾、申威为代表的六大厂商齐头并进格局,在设计能力上已逐步接近全球领先水平。目前海光、鲲鹏在信创PC市场订单充裕,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位于第一竞争梯队。另外,在中国服务器市场,x86架构服务器占比达96%以上,海光掌握完整的x86指令集代码,建立了国产的C86指令体系。

从C86上下游布局情况来看,国内主要OEM厂商已经基于海光芯片开发出一系列服务器、终端等整机产品。海光整机现已拥有业内近百款产品类型,可以满足客户“云边端”全栈场景需求。

在AI时代浪潮下,由CPU及加速芯片异构而成的智能算力或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算力主角。随着集成电路产品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呈现融合趋势,将对各行各业深入赋能,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孕育了通用处理器和协处理器新的市场机会,催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