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励飞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加码AI推理芯片赛道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5-07-31 15:09
IPO
公司公告
AI
生成海报
云天励飞已于2025年7月30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了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

云天励飞发布公告,公司已于2025年7月30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了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相关申请资料。该申请资料为草拟版本,可能会适时更新,投资者不应根据其中的资料作出投资决定。

本次发行若最终实施,发行对象将仅限于符合相关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及依照中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权进行境外证券投资的境内合格投资者。公告指出,本次发行上市尚需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等相关机构的批准,仍存在不确定性。

云天励飞成立于2014年,长期专注于AI推理芯片的研发设计和商业化。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以2024年中国市场相关收入计算,云天励飞是排名前三的行业领先全场景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以2024年中国市场相关收入计算,云天励飞亦在NPU驱动的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中排名中国前二。

目前,云天励飞已推出面向企业级、消费级、行业级三大类应用场景的NPU驱动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和服务,成功打造从AI推理基础设施构建到产品设计、开发及商业化落地的完整闭环,实现AI多元场景快速迁移。

在企业级场景。云天励飞主要推出AI推理芯片与相关产品、算力服务及IP授权服务等,这些服务主要应用于SoC开发、大模型服务及服务机器人等企业应用场景。

在消费级场景。云天励飞开发的AI原生产品,主要包括噜咔博士AI 拍学机、AI眼镜、噜咔博士AI 毛绒玩具及家庭主机设备所用的AI推理芯片,均为AI技术快速进步所催生的新产品类别。同时,云天励飞认识到AI与大模型将重新定义智能设备,并利用IFMind大模型推理能力,改进消费电子产品与AI耳机、AI手錶等可穿戴设备作为AI赋能产品。

在行业级场景。基于IFMind大模型、Nova及AI推理芯片的推理能力,云天励飞开发了面向智慧公交、智慧城市治理、智慧园区、智慧应急等全面行业需求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结合专业产品与强大的AI能力解决复杂的实际应用场景挑战。

云天励飞自成立以来业务发展的主要里程碑:

2015年,推出自研第一代NPU Nova 100;开展行业级场景的AI规模化应用。

2018年,基于第二代Nova NPU的DeepEye 1000成功流片,并实现量产及商业化。

2021年,将自研第三代NPU IP授权予企业级客户。

2022年,适合用于Transformer模型的DeepEdge 10(基于第四代Nova NPU芯片)成功流片。

2023年,开发了大型智算中心,为企业级客户提供服务。

2024年,收购岍丞技术并进入消费级应用场景;发布消费品牌噜咔博士,并推出首款AI原生产品。

招股书显示,云天励飞2022年至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5.462亿元、5.06亿元、9.174亿元,其中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9.0%、47.5%、57.3%,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该期间总收入的28.9%、17.4%、20.5%。

具体而言,企业级场景2022年至2024年的营收分别0.249亿元、0.311亿元、2.486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4.6%、6.2%、27.1%;2024年4月通过收购岍丞技术,云天励飞开始切入消费级场景业务,并开始提供自有品牌消费级产品,2024年及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来自消费级场景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057亿元及1.122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44.2%及42.5%。而行业级场景业务2022年至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5.2亿元、人民币4.691亿元、2.538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95.2%、92.7%、27.7%。

本次云天励飞香港IPO募资金额拟按下列用途使用:用于AI推理芯片及相关产品及技术的研发;用于寻求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分配于加强公司的销售及市场推广能力,强化品牌形象;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