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Hyundai Motor)宣布,计划在2027年前发布其首款搭载端到端(E2E)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车型。该公司还力争在2028年前推出由人工智能(AI)和云服务驱动的完全集成软件定义汽车(SDV)。
在韩国举行的2025自动驾驶移动出行博览会(AME 2025)上,现代汽车公司李敬民博士概述了公司将汽车从传统以硬件为中心的机器转变为像智能手机一样智能、可升级平台的愿景。
李博士表示,汽车必须进化为持续可升级的智能设备,他强调了汽车行业对软件和云服务集成日益增长的需求。
为实现这一愿景,现代汽车正在开发PleOS,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硬件-软件-云平台,是其下一代移动出行战略的核心。该平台包括两个关键的AI驱动系统:Gleo AI,一个智能语音助手;以及Atria AI,现代汽车专有的E2E自动驾驶系统。
PleOS被设计为一个端到端云移动出行解决方案。它涵盖了从高性能芯片和车辆控制系统到信息娱乐平台、云基础设施、实时车辆监控和移动出行物流优化工具的所有内容。其目标是创建一个无缝集成的车辆生态系统,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适应操作。
该系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Gleo AI,这是现代汽车自主开发的语音平台。该助手预计将允许驾驶员无需动手即可操作关键功能,例如设置导航、调节车窗或空调以及发送消息,从而提高安全性和易用性。
在自动驾驶方面,现代汽车正大力押注E2E自动驾驶技术。与依赖高精度地图和模块化软件架构(通常成本高昂且难以扩展)的传统自动驾驶系统不同,现代汽车的方法使用大规模数据学习来训练模型,使其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各种道路场景。
尽管如此,现代汽车承认在全球部署自动驾驶系统面临挑战,因为交通规则差异很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它在E2E框架中构建了一个可定制的防护机制——一个灵活的安全层,允许在无需完全重写软件的情况下对车辆行为进行本地微调。
现代汽车报告称,Atria AI已在其南阳研发中心完成初步测试。该公司计划在2026年第三季度推出搭载该系统的试验车——代号“Pace Car”。预计到2027年第四季度,搭载Atria AI驱动的L2+级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将上市。
最终目标:到2028年,在PleOS平台基础上构建一个完全集成的量产车型——一款集AI、自动驾驶、连接性和云智能于一体的全栈软件定义汽车。
在电动化之旅开始时,现代汽车集团就认识到有必要实施人工智能,以实现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的无缝左移。2023年,他们与西门子Simcenter工程和咨询服务团队合作,构建神经网络,使他们能够在车辆开发的概念阶段定义架构驱动的需求。
在设计过程的早期,工程团队通常会对他们希望从下一代车辆中看到的内容进行估计,包括重量、尺寸、悬架技术等。这些早期想法需要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探索和分析,以定义理想的设计和配置。最佳质量、运动学、驾驶性、平顺性和操控性等属性的目标设置为工程团队提供了主观的关键性能指标(KPI)。越早实现这些目标,公司就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和成本。
舒适性工程师Ilsoo Jeong是现代汽车集团驾驶舒适性虚拟开发团队的一员。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尽可能好的舒适性和操控性能,所以我们必须考虑数百个底盘参数,如质量分布、悬架运动学和安装系统。”。“另外,由于内燃机将被电池取代,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对应的修改这些设计和配置。
“此外,我们希望能够进行灵敏度分析,以快速了解一个组件的设计变化如何影响其他组件的性能。我们意识到,利用AI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高效地完成这一任务。我们与西门子Simcenter工程和咨询服务团队合作构建这些神经网络,因为他们在我们首选的工具Simcenter Amesim方面拥有最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在车辆开发过程中拥有丰富的专业技能。”
与Simcenter工程服务的合作以及Simcenter软件的使用为Jeong的团队带来了显著的工程流程优势。
Jeong说:“在这个项目之前,一个需求评估需要两分钟的仿真时间。”。“使用Simcenter工程服务开发的神经网络,这一时间减少到了十分之一秒。同样,我们的子系统参数优化过程过去需要一周时间,现在这一过程减少到了15分钟。”
Jeong和Simcenter工程服务团队正在共同努力,尝试从这种神经网络中获得更多的效率收益。他们很快将与Teamcenter软件集成,以完全链接并提供参数和需求的可追溯性。这将使完全不了解仿真的项目经理能够直接输入他们的需求,并使用以前项目的参数直接在网络上运行仿真。然后,他们可以预测系统性能或优化子系统的参数集,将系统仿真的力量带给非专家。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