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一告知日本和韩国领导人,美国将从8月1日起对所有在这两个国家生产并运往美国的商品征收25%的进口关税。此举将影响所有行业,但高科技行业可能会面临巨大挑战,因为全球绝大多数内存都是在日本和韩国生产的。事实上,美光公司和西部数据公司的DRAM和3D NAND芯片都在日本生产。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已致函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韩国总统李在明,告知他们自8月1日起将对来自各自国家的所有商品征收25%的新进口关税。此举旨在解决当前贸易关系中的贸易失衡问题。据信,由于关税和监管壁垒等保护主义措施,日韩两国的贸易严重失衡。因此,所有日韩进口商品将统一征收25%的关税,与现行的分行业关税分开征收。
日本和韩国向美国提供各种高科技产品,包括汽车、消费电子产品、晶圆厂设备和半导体。
美国从日本进口3D NAND、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汽车电子产品、高精度传感器、锂离子电池、医学成像系统、微控制器以及工业设备等等。佳能、东京电子、瑞萨电子和闪迪等日本主要企业提供的工具和零部件,广泛应用于从半导体晶圆厂到电动汽车以及消费电子医疗设备等各个领域。
事实上,总部位于美国的西部数据公司与闪迪公司在同一家晶圆厂生产DRAM 3D NAND,因此关税将对该公司造成严重打击。美光公司也在日本生产其最先进的DRAM,因此制裁也将影响其业务。
韩国对美出口以三星和SK海力士的存储芯片(DRAM、NAND)为主,这些芯片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包括人工智能服务器)。此外,韩国还出口OLED和LCD面板、智能手机、电视以及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这些进口产品对美国科技巨头和汽车制造商至关重要,因此对此类商品征收新的关税可能会扰乱供应链、增加成本,并减缓多个行业的销售。
特朗普指出,为逃避更高关税而转运的货物将被征收更高关税。例如,如果一家韩国公司先将其产品运往越南,然后再以“越南制造”的标签再出口到美国(这是一种常见的转运策略),美国仍会将这些商品视为韩国产品,并征收25%的关税。
目前尚不清楚的是,那些基于日本或韩国芯片、但在其他国家(例如中国)组装的产品将面临何种待遇。根据美国法律,产品最终进行重大加工的国家被视为原产国。然而,我们只能猜测这些规则是否会改变。
特朗普总统警告称,日本和韩国若试图通过提高关税进行报复,将在新的25%税率的基础上相应加征关税。不过,选择在美国境内生产产品的日韩企业将免征这些关税。信中承诺,此类业务的监管审批将在数周内迅速高效地完成。
就在美贸易谈判期限来临之际,美国一边延长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至8月1日,一边宣布向日韩等14个国家征收关税。
具体来看,美国对韩国关税税率与4月初宣布的一致,日本的税率则提高了1个百分点。美国政府率先对日韩征税,也被外界视为向日韩施压。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佳向记者表示,美国长期以来对日韩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而且,日韩在某些领域存在贸易壁垒,导致美国产品难以进入其市场,如日本的大米市场,此外,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美国对日韩贸易逆差的重要板块。美国是想通过高压手段,迫使日韩在未来的谈判中做出更多让步。
日韩之外,当前欧盟也在与美国就贸易协议谈判接触。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美国对日韩施压,是向欧盟等伙伴展示强硬基调,同时也希望借此测试盟友的承压底线,逼其出让市场准入与技术管制筹码。
7月8日下午,日韩均对美国加征关税进行表态。据新华社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除了表示“非常遗憾”,也宣称将继续与美国进行谈判,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探索达成互利协议的可能性。韩国政府则发表声明称,新政府上台后,虽在短时间内根据国家利益优先原则与美方进行了密集谈判,仍不足以就所有议题达成共识,将在新关税税率生效前加速谈判。
日本和韩国既是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也是经济领域亲密的合作伙伴。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日本和韩国分别是美国第六和第七大贸易伙伴。受美国汽车、钢铝关税政策影响,5月日本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11.1%,其中日本出口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当月对美出口暴跌24.7%。日本整体出口则同比下跌1.7%,是8个月以来首次下跌。
同样的情况也在韩国出现。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数据显示,5月韩国对美出口额下降8.1%,对美汽车出口量锐减是其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整体而言,韩国5月出口总额同比减少1.3%,时隔4个月再度转为负增长。
日韩出口呈现负增长,背后多个产业受到关税政策的波及。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张玉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就日本来说,受冲击最大的首先是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此外,飞机零部件、矿山机械和机床产业也将受到严重冲击。以飞机零部件为例,据日本财务省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出口飞机零部件3079亿日元,其中76%出口美国。而在韩国,主要受到关税政策负面影响的是汽车和家电产业。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