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实施旨在促进两国关键技术流动的贸易协议,特朗普政府已取消了对华芯片设计软件(EDA)销售的至少部分出口许可要求。
西门子股份公司(Siemens AG)声明表示已收到美国政府通知,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限制。据该公司声明称,这家德国供应商已恢复其中国客户对其软件和技术的完全访问权限。
据报道,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5月份向一些领先的电子设计自动化供应商发出信函,要求他们停止向中国客户发货,并撤销了一些供应商已获得的出货许可。受影响的产品不仅包括半导体设计软件,还包括相关化学品。
随后Cadence与新思科技也双双发布声明。Cadence表示,美国已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限制,并正在恢复受影响客户对软件和技术的访问。
新思科技表示,7月2日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的通知,称与中国相关的出口限制现已撤销,立即生效。新思科技正在努力恢复在中国销售最近受到限制的产品,并将继续评估与中国相关的出口限制对其业务、运营结果和财务的影响。同时,亦有中国半导体企业确认收到了海外EDA企业的相关通知。
EDA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完成集成电路芯片功能设计、验证及物理设计全流程的技术体系。作为晶圆制造的前置环节,EDA与半导体材料和相关设备的重要性不相上下。
如果说材料和设备是“芯片之父”,那么EDA软件就是“芯片之母”。据机构测算,2024年全球EDA市场规模约为157.1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183.34亿美元,从市场规模而言本身并不算大,但正是这个小小的环节,却能直接影响数千亿美元的半导体产业运转。
在中国EDA行业,工具链的全面覆盖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之一。EDA工具的全流程覆盖相比于单一的点工具,提供了更大的一致性和便利性,这不仅改善了客户的使用体验,也增加了EDA厂商的盈利能力。具体来说,使用全流程工具的客户可以避免在设计流程中频繁切换不同软件的麻烦,减少了由于工具间兼容性问题导致的工作中断,从而显著提升设计效率和降低操作成本。这种模式下的客户粘性较高,对厂商而言具有长期的战略意义。
然而,尽管全流程工具的优势明显,中国的EDA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许多EDA企业仍主要提供点工具产品,全链条工具的开发相对滞后。
EDA的限制将直接影响从英伟达A100/H100到苹果M系列芯片等高端产品的研发流程。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此前已通过实体清单、设备禁令等手段层层加码,将矛头指向EDA领域标志着技术封锁从硬件向软件延伸。
此前EDA断供事件推动了国产EDA公司的进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市场,本土芯片设计、制造能力的持续提升,直接拉动了对EDA工具的需求。此外,5G通信、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高性能计算、汽车电子等新兴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芯片设计日益复杂,对EDA工具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催生了新的市场增长点 。
今年,概伦电子、华大九天先后发起并购,国产EDA企业的集中度进一步增加,相关覆盖业务链也不断完善。
3月31日,华大九天公告披露,拟收购芯和半导体100%股权。4月11日晚,概伦电子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取得锐成芯微100%股权及纳能微45.64%股权。
华大九天的优势在于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工具,选择并购芯和半导体,可借此补全其在数字电路设计、射频、先进封装及系统级仿真等领域的短板。而概伦电子此次收购锐成芯微和纳能微,则是顺应了当前EDA工具和半导体IP之间协同作用日益凸显的发展趋势。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