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亿天津巨头,抓紧押注算力

来源:创投智库发布时间:2025-05-24 12:41
项目追踪
算力
市场数据
生成海报
帅位更替,股东减持。

人工智能产业迈入应用爆发期,算力成为科技竞争的核心战场。

在这场浪潮中,总部位于天津的高性能计算巨头中科曙光,股价乘风而起,市值一度突破1300亿元,当前维持在900亿元以上。

亮眼的资本表现背后,公司交出了营收下滑、净利润增速放缓的成绩单。

图片

开年以来,创始人李国杰隐退、控股股东大手笔减持,更为这家老牌科技巨头带来新考验。

5月13日,中科曙光公告称,控股股东中科算源减持公司股份2459.43万股,减持总金额超14亿元。

高增长叙事如何延续?其布局的AI全产业链,能否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增长转变

中科曙光主要从事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产品的研发及制造,同时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计算等业务。

其与参控股公司覆盖了从上游芯片、服务器硬件、I/O存储、液冷数据中心产品,到中游计算机平台、大数据平台、算力服务平台,以及下游云服务提供商等产品及业务。

作为算力产业链上的国家队选手,中科曙光2024年股价乘AI风起,年内涨幅超80%。去年11月,公司股价触及89.93元/股,市值超1300亿元。

图片

业绩增速却不及前几年乐观,去年营收同比下滑8.4%,净利润仅个位数增长。

有财务分析人士对《21CBH》记者表示,2024年收入下滑,主要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和主动收缩低毛利项目,毛利率的提升表明液冷服务器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增加。

去年,中科曙光IT设备业务收入117.06亿元,同比下降8.4%,毛利率为27.34%,同比提升5.46个百分点。

此外,由于子公司曙光数创冷板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及云计算业务收入下降,中科曙光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94%。

图片

按客户行业划分,去年北部和西部大区收入减少,公共事业类客户收入下滑显著;企业类客户收入相对稳定,毛利率较低。

中科曙光提到,部分项目交付周期延长,导致收入确认延迟。

去年第一大客户贡献销售额为87.2亿元,占比66.31%;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87.95%,客户集中度较高。

记者获悉,2024年整体IT行业增速放缓,部分下游客户需求减少。

算力产业新入局者众多,竞争日趋激烈,全球算力发展范式出现转变苗头。

退居幕后

企业发展的重要关口,创始人宣布退居幕后。

1月23日,中科曙光创始人李国杰递交辞呈,因个人年龄原因,决定辞去董事长等职务,总裁历军暂代董事长职责。

李国杰1943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今年82岁。

图片

李国杰

李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

他长期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是中国计算机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主持研制成功曙光1号并行计算机、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机等。

历军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技术专业,加入中科曙光以来,历任公司副总裁、高级副总裁、总裁等。

控股股东再次大手笔减持。

1月初,中科曙光公告显示,为自身发展需要,股东中科算源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图片

5月13日,中科曙光公布股东减持股份结果:

4月16日至5月8日期间,中科算源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2459.4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8%,减持总金额达14.21亿元。

早在2022年,中科算源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了2928.03万股,累计套现约7.35亿元。

创始人退居幕后、控股股东大手笔减持,中科曙光的高增长神话,如何续写?

突围路径

拥有国产芯片、液冷服务器、智算中心全链条布局,中科曙光凭借技术储备穿越周期。

工信部等部门提出,到2025年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35%,上海、广东等省提出今年智能算力占比达到50%以上。

中科曙光积极布局AI算力全产业链。

图片

芯片方面,公司联营企业海光信息研发国内高端处理器,海光DCU采用GPGPU路线,具有较强的并行计算能力和较高能效比。

高端计算机产品方面,2025年,公司旗下曙光云发布全国产DeepSeek大模型超融合一体机,曙光存储升级面向AI训练及推理存储方案。

云服务方面,2024年底,曙光云进化“全栈智能云”;AI加速套件方面,2025年公司发布DeepAI深算智能引擎,助力AI应用的快速开发与落地。

算力服务方面,中科曙光打造“5A级智算中心”,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

图片

有分析师指出,下游客户扩大资本开支,公司面向生成式AI的液冷等场景迭代优化,产品优势和份额提升。

1-3月,中科曙光恢复增长,收入25.86亿元,净利润1.86亿元。

“公司不再单纯追求规模化扩大,而是紧密跟踪行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聚焦自研技术创新、绿色技术降本、算力生态构建等核心能力建设。”中科曙光高管表示。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