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话!AMD Ryzen 9 9950X3D vs Intel Core Ultra 9 285K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5-05-12 17:05
AMD
CPU
生成海报
一场来自AMD和英特尔的CPU较量。

最好的CPU不一定是核心数量最多或时钟速度最高的,而是能满足用户特定需求且符合预算的。对于游戏玩家而言,不一定需要最高端的CPU才能畅玩最新的 3A 游戏,当然高端也什么没坏处。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理由去追求CPU。

你也许是稀有的精英游戏玩家,有经济实力购买最新、最好的主流CPU。或者,你也可能是使用电脑不仅仅用于游玩不吃配置游戏的用户,因此在CPU上进行了更多的投资,以获得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出色的游戏性能。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在英特尔和 AMD 之间该如何选择,因为这两家都在当前市场上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旗舰CPU。

AMD 目前在零售市场上有两个共存的主流CPU系列。普通的锐龙 9000(代号 Granite Ridge)系列是首次推出的产品,随后推出的是锐龙 9000X3D 系列,该系列采用了 AMD 的 3D V-Cache 技术,显著提升了游戏性能。在这里,AMD 有两款旗舰产品:来自 3D V-Cache 分支的锐龙 9 9950X3D 和来自主流系列的锐龙 9 9950X。相比之下,英特尔只有酷睿 Ultra 200S(代号 Arrow Lake)系列来与 AMD 竞争,英特尔中,酷睿 Ultra 9 285K 是英特尔产品线中的领导者。

下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将锐龙 9 9950X与酷睿 Ultra 9 285K进行测试对比。

特性与规格

设计方面,锐龙 9 9950X3D 采用 Zen 5 执行核心,遵循传统的 16 核心、32 线程配置。而酷睿 Ultra 9 285K 采用混合设计,集成了性能核心(Lion Cove)和能效核心(Skymont)。因此,酷睿 Ultra 9 285K 呈现出 24 核心、24 线程的设计。对于 Arrow Lake,英特尔采用了无超线程技术的方案,所以酷睿 Ultra 9 285K 的线程数比锐龙 9 9950X3D 少。.

时钟速度方面,锐龙 9 9950X3D 的基础时钟速度比酷睿 Ultra 9 285K 高 16%。不过,两款CPU的睿频时钟相同。

缓存容量方面,锐龙 9 9950X3D 配备了 AMD 的 3D V-Cache,总缓存为 144MB(16MB 二级缓存 + 128MB 三级缓存)。另一方面,酷睿 Ultra 9 285K 的缓存容量为 76MB(36MB 二级缓存 + 40MB 三级缓存)。因此,锐龙 9 9950X3D 的三级缓存是酷睿 Ultra 9 285K 的 3.2 倍,这对游戏和特定工作负载来说是很有优势的。

根据以上表格,我们可以看到,锐龙 9 9950X3D 的热设计功耗(TDP)比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85K 高 36%(英特尔称CPU基础功耗(PBP))。不过,后者的最大睿频功耗(MTP)比前者高 9%。因此,锐龙 9 9950X3D 的能效优于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85K。

锐龙 9 9950X3D 和酷睿 Ultra 9 285K 都支持 PCIe 5.0 连接和 DDR5 内存。两者都提供 24 条高速 PCIe 5.0 通道,以支持最新的显卡和 PCIe 5.0 固态硬盘。在内存支持方面,只有酷睿 Ultra 9 285K 支持 CUDIMM(带时钟缓冲的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将原生支持的频率提升到 DDR5-6400。就传统的 DIMM 而言,两者都支持 DDR5-5600。

平台寿命方面,锐龙 9 9950X3D 更具优势,因为该CPU基于 AM5 平台,AM5 平台于 2022 年推出,AMD 承诺提供支持至 2027 年。另一方面,酷睿 Ultra 9 285K 使用的是 LGA1851 平台,该平台于 2024 年发布,但其寿命可能有限。有迹象表明,英特尔可能会在为即将推出的CPU转向 LGA1954 平台之前,对 LGA1851 平台上的Arrow Lake 进行更新。

在规格方面,由于 AMD 的 3D V-Cache 技术,锐龙 9 9950X3D 拥有更大的三级缓存,且总体功耗低于酷睿 Ultra 9 285K。并且AMD 还有一个优势是 AM5 平台的预期寿命远高于 LGA1851 平台。

相比之下,LGA1851 一定程度代表着一个逐渐衰落的平台。如果最新的传言属实,Arrow Lake 可能是唯一使用 LGA1851 平台的CPU,也许可能会有 Arrow Lake 的更新版本。因为英特尔插槽的典型节奏一直是两到三代CPU,这与 AMD 不同。

不过LGA1851的优势在于它目前是唯一完全支持 CUDIMM 的平台。酷睿 Ultra 9 285K 相对于锐龙 9 9950X3D 而言是有可能利用 CUDIMM,例如高速内存 DDR5-9200 及更高规格的内存。不过,考虑到 AM5 平台的长寿命,AMD 平台很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也引入对 CUDIMM 的全面支持。

特性与规格回合:平局

游戏基准测试和性能

通过将两款CPU都与英伟达 GeForce RTX 5090 显卡搭配,以尽量减少潜在的误差。在 1080p 分辨率下进行测试对于这样强大的配置来说可能有点屈才,但这个分辨率可以让看到CPU在游戏中的全部潜力。

以下图表展示了在 1080p (1920x1080) 分辨率下两个 CPU 的游戏测试结果的几何平均值


图片来源:Tom's Hardware

AMD 锐龙 9 9950X3D 的游戏性能超过了酷睿 Ultra 9 285K。结果在意料之中,这要归功于 AMD 的 3D V-Cache 技术带来的大容量三级缓存。

总结一下,在进行 16 款游戏测试套件时,使用高画质和超高画质设置,在 1080p 分辨率下,锐龙 9 9950X3D 的平均帧率比酷睿 Ultra 9 285K 高 34%。此外,AMD 的旗舰产品在 1% 低帧率方面的表现比英特尔产品高 27%。

锐龙 9 9950X3D 和酷睿 Ultra 9 285K 的市场售价分别为 699 美元和 620 美元。前者每美元可提供 0.28 帧的性能,而后者为 0.23 帧。尽管锐龙 9 9950X3D 的价格比酷睿 Ultra 9 285K 高 13%,但它在游戏方面的性价比更高。虽然锐龙 9 9950X3D 的价格保持不变,但酷睿 Ultra 9 285K 已降至 589 美元,每美元可提供 0.25 帧的性能。

对于游戏爱好者来说,锐龙 9 9950X3D 无疑是更好的选择。虽然酷睿 Ultra 9 285K 是一款性能不错的游戏CPU,但与锐龙 9 9950X3D 相比仍有差距,后者的平均帧率快近 35%,1% 低帧率快近 30%。

值得一说的是,锐龙 9 9950X3D 的价格一直高于酷睿 Ultra 9 285K。尽管酷睿 Ultra 9 285K 最近又降价了,但锐龙 9 9950X3D 在游戏方面确实做得更好。

游戏基准测试和性能回合:AMD获胜

生产力性能

图片来源:Tom's Hardware

总结一下,竞争很激烈,但AMD 锐龙 9 9950X3D 的多线程性能更出色一些。多线程性能比酷睿 Ultra 9 285K 高 3%。

单独来看基准测试结果的话,酷睿 Ultra 9 285K 在某些时候速度明显更快。例如,英特尔在 POV-Ray 测试中的结果比 AMD 高 18%,在 HandBrake x265 测试中高 11%。不过锐龙 9 9950X3D 也有它的强项,比如在 V-Ray 6 测试中,它的表现比酷睿 Ultra 9 285K 高 17%。

英特尔在单线程性能方面仍然领先,酷睿 Ultra 9 285K 的单线程整体性能比锐龙 9 9950X3D 高 9%

在 POV-Ray 基准测试中,酷睿 Ultra 9 285K 明显占优,其成绩比锐龙 9 9950X3D 高出 31%。相反,在其他工作负载中,两款CPU的性能差距没有这么大。

在这次比较中没有绝对的胜者。锐龙 9 9950X3D 的多线程性能比酷睿 Ultra 9 285K 高。不过,差距仅为 3%,在所有工作负载中这个差距可能并不显著。

与此同时,酷睿 Ultra 9 285K 的单线程性能比锐龙 9 9950X3D 更好,前者比后者的速度快 9%。可以说,3% 的差距比 9% 的差距更容易接受;因为当一个人往往回优先考虑生产力而忽略游戏方面。

生产力性能回合:平局

超频

锐龙 9 9950X3D 和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85K 都解锁了倍频,可以进行手动超频。尽管目前没有大量的样本可供得出明确的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同CPU的超频质量可能有很大差异。本文的结果主要基于本文团队在实验室中对单个样本的超频经验。

测试中,锐龙 9 9950X3D启用了 AMD 的精准频率提升(PBO)功能。在 PBO 配置中,使用了 “高级” 和 “主板” 电源设置,进行了 10 倍标量调整,并将时钟速度提高了 200MHz。此外,还实施了 - 15 的全核心曲线优化偏移。

对于英特热,团队尝试启用了其最新的 “200S Boost” 功能,并结合了一些手动超频。但长话短说,在超频方面,性能提升的实际空间不大。多说一句,英特尔微为性能核心和能效核心提供了手动调优功能,不过实际的性能提升主要体现在能效核心上。

与老款奔腾CPU不同,现代CPU在传统散热条件下进行深度超频的空间很小。这是一把双刃剑。从好的方面来说,可以放心的事,这些CPU们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它们的潜力。坏的方面是,免费提升额外性能的技术正在慢慢消失。

超频回合:平局

功耗、效率和散热

来源: Tom's Hardware

酷睿 Ultra 9 285K 在各种工作负载场景下显示出更高的功耗。英特尔这款CPU的运行功耗范围在 219 W到 325 W之间,而与之对应的 AMD的运行功耗范围在 178 W到 228 W之间。值得注意的是,锐龙 9 9950X3D 的峰值功耗比酷睿 Ultra 9 285K 低 30%。

大多数个人电脑很少真正处于空闲状态;用户可能会在桌面上打开各种应用程序。还有一种 “主动空闲” 的使用场景,即用户进行低负载活动,比如浏览网页或观看 YouTube 视频。为了模拟这种行为,团队进行了一项主动空闲测试(第二张幻灯片),打开两个浏览器窗口(一个窗口的两个标签页处于网站空闲状态,另一个窗口正在播放 4K 分辨率的 YouTube 视频流)。并在 15 分钟的时间跨度内测量这种活动水平下的功耗。

酷睿 Ultra 9 285K 的空闲功耗比锐龙 9 9950X3D 低 30%。此外,酷睿 Ultra 9 285K 在播放 YouTube 视频时的主动空闲功耗尤其值得注意,它的功耗比锐龙 9 9950X3D 低 39%。

来源: Tom's Hardware

酷睿 Ultra 9 285K 在 Linpack 工作负载下能效更高,每W时功耗比对手低 5%。锐龙 9 9950X3D 在 Cinebench 2024 工作负载中表现出色,每点功耗比酷睿 Ultra 9 285K 高 10%,在 HandBrake x265 测试中每帧功耗比酷睿 Ultra 9 285K 低 13%。

理想的平衡是在降低功耗的情况下实现高性能。能效图表右下角的CPU在效率方面是最好的,并且锐龙 9 9950X3D 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表现优于酷睿 Ultra 9 285K。

酷睿 Ultra 9 285K 在空闲功耗方面胜出,但锐龙 9 9950X3D 在负载情况下功耗更低。虽然空闲功耗和平均功耗都应该考虑,但后者更为重要,因为我们通常是在高负载使用或 “主动空闲” 条件下使用系统,而不是让系统长时间真正处于空闲状态。

此外,锐龙 9 9950X3D 的能效比酷睿 Ultra 9 285K 更好。高能效的CPU有助于降低系统成本,包括CPU散热和电源供应能力方面的费用,同时也有助于节省电费。

功耗、效率和散热回合:AMD获胜

价格

锐龙 9 9950X3D 上个月推出,售价 699 美元。由于这款CPU刚上市不久,期望其价格调整不太现实。与此同时,酷睿 Ultra 9 285K 在 2024 年 10 月推出时售价为 620 美元。如今,美国零售商处售价为 589 美元,比首发价低 5%。

英特尔CPU通常在下一代产品推出前都能保值。因此,酷睿 Ultra 9 285K 官方降价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你仍可能在某些零售商处找到优惠。

客观来看,锐龙 9 9950X3D 的游戏性能比酷睿 Ultra 9 285K 高 34%,但价格也比它贵 19%。Zen 5 架构的锐龙 9 9950X3D 在多线程性能上比酷睿 Ultra 9 285K 有 3% 的优势,但英特尔这款CPU的单线程性能最高比锐龙 9 9950X3D 高 9%。

锐龙 9 9950X3D 售价 699 美元,这看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投资。然而,测试结果表明,即使价格高昂,这款配备 3D V-Cache 的CPU在游戏方面能让你获得更高的性价比。它的多线程性能相当不错,但在单线程性能上确实不如酷睿 Ultra 9 285K。

锐龙 9 9950X3D 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如果它能降价,无论是官方降价还是在黑色星期五等特殊活动期间的零售商促销,其吸引力还会进一步提升。

价格回合:AMD获胜

总结

锐龙 9 9950X3D 的游戏性能毋庸置疑,特别是配备 3D V-Cache 的低阶 Zen 5 组件已经大幅超越了酷睿 Ultra 9 285K。然而,更重要的问题是,锐龙 9 9950X3D 在游戏领域之外是否也具有吸引力。答案是肯定的。

锐龙 9 9950X3D 不仅是一款出色的游戏CPU,还能像普通的锐龙 9 9950X 一样,在生产力方面表现出色。得益于 Zen 5 架构以及 16 核心、32 线程的配置,只要工作负载能受益于多线程处理,锐龙 9 9950X3D 在应对高要求的工作负载时毫无问题。遗憾的是,锐龙 9 9950X3D 的单线程性能落后于酷睿 Ultra 9 285K。

不过,如果你能忽略锐龙 9 9950X3D 在单线程性能上的弱点,这无疑是一款出色的全能型CPU,能效高且支持最新技术。而且与酷睿 Ultra 9 285K 不同,锐龙 9 9950X3D 不会让你觉得自己刚买了一款过时的CPU —— 至少在未来几年内不会。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