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尽管对向中国合法销售人工智能加速器的出口管制非常严格,但阻止灰色市场GPU流入中国仍然是美国立法者关注的问题。
近日,美国阿肯色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透露了一个阻止芯片走私的妙招:如果我们在芯片里安装追踪装置会怎么样?这样,如果芯片最终流入不该流入的地方,我们就能立刻知道。
据悉,该法案要求商务部长在法案通过后的六个月内,强制要求任何出口的先进芯片或含有这些芯片的产品配备“位置验证机制”。同时,要求持牌出口商如果发现芯片被转移、滥用或篡改,包括禁用或欺骗跟踪技术的行为,必须向工业和安全局报告。需要注意的是,该法案尚未生效。
科顿在一份简短声明中表示:“我们必须更好地维护和扩大我们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同时捍卫美国的技术优势。通过这些加强的安全措施,我们可以在不损害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继续扩大对美国技术的获取。”
目前,该法案并未明确说明这些追踪设备的具体工作原理。它把“芯片安全机制”定义为“软件、固件或硬件支持的安全机制或物理安全机制”。该法案赋予商务部长在如何实施位置跟踪要求方面的灵活性,只要所选方法在颁布时是可行和适当的。
该法案写道:“在本法案颁布之日起180天内,部长应要求任何涵盖的集成电路产品配备可实施位置验证的芯片安全机制,并使用在该法案颁布之日可行且适当的技术。”
从长远来看,该法案将指示商务部长与国防部协调,在法案通过后的一年内探索潜在的芯片安全机制,并定期制定芯片设计人员在随后几年必须满足的具体要求。
目前,拟议法案的措辞非常模糊,理论上将Apple Air标签绑在GPU的散热器上就能满足要求。但其挑战在于如何实现位置追踪功能,使其不易被伪造。
根据报告方式以及规则是否适用于芯片本身或整个组件(例如HGX或OAM板),现有的硬件安全技术可能足以满足要求。高端半导体通常配备唯一标识符或数字签名,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可能会前往数据中心检查GPU的加密签名是否与存档的签名相符。
值得注意的是,与科顿试图在GPU中加入追踪技术的方式不同,此前有建议是在GPU中加入后门或终止开关。终止开关不仅能够惩罚规避出口管制的人,还能让他们走私的任何芯片都变得毫无用处。
5月7日,美国商务部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拜登政府关于人工智能的规则过于复杂和官僚,会阻碍美国创新,我们将用一个更简单的规则来取代它,释放美国的创新能力,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
特朗普政府提到的《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是2025年1月拜登卸任前夕发布的。该管制框架就AI芯片出口将全球国家分为三级。
其中,第一层级的10余个国家及地区可无限制购买;第二层级的约120个国家每年有采购上限;第三层级的“重点关注”国家则被全面禁止出口高端人工智能芯片。
该出口管制措施原定于5月15日生效,但有知情人士透露,5月15日所谓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生效时,特朗普政府将不会执行该规则,不过这项废除决定尚未最终确定。在制定新规则期间,美国商务部将继续严格执行芯片出口限制。
据悉,新规将不再把出口目的地做分层级管理,而是与不同国家进行谈判,以确定针对具体国家的具体出口监管。
特朗普政府叫停拜登政府上述规定对于英伟达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其股价当日飙升7%。此前,美国已禁止英伟达向中国销售其H20芯片,导致该公司计提高达55亿美元的资产减值。就在近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发表言论称,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在未来几年将达到500亿美元规模。
同时,修改《AI扩散规则》将为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带来短暂的喘息之机。此前,这些国家并未受到芯片出口限制,直至拜登政府公布该规则框架。另外,对于早在2023年就已受到出口限制、但希望与新一届美国政府重新谈判的国家,如阿联酋和沙特,也释放了积极信号。
政策改变对于中国有何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梁怀新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看到美国政府芯片出口管制措施的变和不变。从变的角度看,大量第二级别国家或将在满足了特朗普的要价后被豁免进入第一级,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美国的芯片出口。从不变的角度看,不仅美国对中国等所谓第三级管制国家的芯片出口禁令可能不会变化,而且一些第二级别管制国家对美国芯片政策的失望态度也不会变化,大家认识到美国把芯片当武器、推动科技合作泛安全化的底色,这一信任的崩溃短期内不会改变。”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