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封装光学CPO,受到热捧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5-03-25 15:17
先进封装
台积电
生成海报
CPO共同封装光学,近年格外受到关注。

AI时代下,对于算力与高速传输有更大需求,随着芯片制程微缩接近物理极限,“由电子转为光子传输”的硅光子技术成为突破点,其中“CPO共同封装光学”近年格外受到关注。

其中,光收发模组是实现光电转换的核心元件,国内最大的光纤被动元件代工厂波若威在3月18日法说会指出,该公司布局CPO,预计今年下半年完成验证、小量出货,明年开始量产;消息也带动“CPO概念股”波若威、上诠近期股价上扬。

虽然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曾表示,台积在CPO方面要达到量产阶段贡献营收,仍需1年至1年半以上。然而根据Digitimes报导,由于CPO发展脚步加快,市场传出,试量产线2025年启动小量出货,有机会推动2026年下半出货,进入里程碑。

报导指出,在CPO的三大组成结构中,台积电将可由先进封装SoIC技术来整合集成电路(EIC)以及集成光路(PIC),使用硅中介层进行芯片连接。若顺利完成验证后,制程生产问题可望大致解决。

而究竟CPO是什么,重要在哪?台积电有何布局? CPO的供应链又分成哪些环节?

共同封装光学是什么?

电路板上一般布满许多铜线电路,电子穿梭于其中传递讯号,而为顺应AI资料中心的高速传输需求,硅光子(Silicon Photonics)技术以光子取代电子在硅芯片上传递讯号,由于光子速度更胜电子,并较不易产生热能,具有更佳的传输效果。

然而,硅光子因为涉及多种光电讯号转换,研发门槛非常高,难以一蹴而就,针对“光电讯号转换模组”摆放的架构,主要可分成4个技术迭代进程:

  • 可插拔光收发器(Pluggable Transceiver):业界长年采用的方式、价格低廉,透过在服务器边缘如“USB”般装上光电讯号转换器,电子在其中转换为光子,随后沿着光纤传递出去,但目前不足以满足AI传输需求;
  • 载板光学封装(On- Board Optics , OBO):将光电转换模组移到服务器内的PCB载板上,缩短电子的传输路径,减少讯号耗损及延迟,现阶段已可量产;
  • 共同封装光学(Co- Packaged Optics , CPO):本文探讨的主角,经由把光电转换模组放在IC载板上,让光电转换模组更接近CPU、GPU等芯片,将光子集成电路(PIC)和电子集成电路(EIC)整合在同一封装中,为业界近年努力发展的方向;
  • 光学输出/输入(Optical I/O):采3D封装,把光电转换模组叠放到芯片上方,使传输电子的铜线缩到最短,有待未来技术突破时实现。

上述不同的光电整合架构,依序对应到不同的资料传输能力,根据日月光官网资料,可插拔光收发器可支援100/400/800G的资料传输,载板光学封装高为800G及1.6T(1,600G),CPO为3.2T(3,200G)至12.8T(12,800G),光学输出/输入则是6.4T(6,400G)、12.8T及以上。

CPO领域持续成长中,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1月中发布的AI供应链报告指出,全球CPO市场规模预估将由2023年的800万美元,成长至2030年的93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CAGR)达172%,其中IC设计大厂英伟达、博通(Broadcom)、Marvell是CPO芯片设计的主要领导者。

摩根史坦利并预期,英伟达Blackwell下一代的Rubin平台、以及NVL服务器机架系统,在导入CPO拥有更高的能见度,且每个系统内有更高的CPO使用比例,预计至2027年将占全球CPO需求的75%。

台积电CPO技术“COUPE”今明年将有所进展

在硅光子领域,台积电正在研发“紧凑型通用光子引擎”(Compact Universal Photonic Engine, COUPE)技术,合作伙伴包括工程模拟软件厂Ansys、EDA软件与工程服务厂Synopsys及Cadence等。

根据台积电于2024年北美技术论坛的介绍,COUPE使用SoIC-X芯片堆叠技术,将电子裸晶堆叠在光子裸晶之上,相较于传统的堆叠方式,能够达到最低的电阻及更高的能源效率。

台积电预期在2025年完成小型插拔式连接器的COUPE验证,接着于2026年将其作为CPO元件整合到CoWoS封装中,将光连结直接导入封装中。

COUPE的能见度排至2028年

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1月于网络平台表示,COUPE是台积电目前新兴技术中最受重视者,该趋势的能见度足以看到数年后。

他并分析COUPE的开发时程,2024年第4季已确定第一代产品规格并开始送样,2025年至2026下半年将进行量产验证,并于2026下半年量产;第二代产品规格则预期于2026年上半年确定并开始送样,2026上半年至2027下半年量产验证,并于2027年第4季至2028年第1季量产,两代产品的关键差异在于性能升级、提升光耦合效率与改善量产性。

在客户方面,郭明錤预期台积电第一个采用COUPE的主要客户,可能是近年来积极采用SoIC、2纳米等新技术的AMD,至于英伟达,2027年底量产的Rubin Ultra较有可能是首个采用COUPE的英伟达产品。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