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继续扩张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5-02-17 16:11
设备
市场数据
生成海报
半导体设备,未来可期。

近日,东京电子(TEL)宣布计划在日本宫城县建设新的生产工厂。该工厂将由TEL的制造子公司TEL宫城公司管理,主要生产等离子蚀刻系统等半导体制造设备,以满足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半导体需求。

据TEL介绍,新工厂预计建设成本约为1040亿日元,预计于2025年6月开工,2027年夏季竣工,TEL的目标是将该工厂打造成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备工厂之一。

半导体设备市场的扩张

众所周知,半导体制造过程非常复杂,各个环节都需要不同类型的设备,包括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设备。从工艺角度来看,半导体设备也分为前端设备与后端设备。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存储芯片等产业的发展,正推动全球半导体行业向万亿级市场规模迈进,这一趋势有望为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创造更多机遇和增长空间。

SEMI此前预测,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达到1130亿美元,同比增长6.5%。中国市场有望创下490亿美元的新高。此外,SEMI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进一步上升至1210亿美元,2026年将达到1390亿美元。

目前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主要被ASML、尼康、佳能、Lam Research、Applied Materials、TEL、ASM、KLA等国际大公司所占据。

其中,半导体设备巨头ASML于1月29日发布了2024年全年及Q4财报。数据显示,ASML 2024年全年实现净销售收入283亿欧元,创历史新高,净利润达76亿欧元。其中,Q4净销售额达93亿欧元,净利润为27亿欧元,均超出预期。

多家中国A股公司披露2024年业绩预测

中国主要的半导体设备公司包括北方华创、中微、盛美半导体、华海清科、派欧特、精测电子等,从多家公司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测来看,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呈现向好的发展态势。

据TrendForce统计,在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的8家A股半导体设备公司中,有5家营收实现增长,3家净利润实现增长。

其中,北方华创预计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276亿至317.8亿元,同比增长25%至43.93%。盛美上海预计2024年全年营收在56亿至58.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44.02%至51.22%。拓荆科技预计2024年营收为40亿至42亿元,同比增长47.88%至55.27%。华海清科预计2024年营收为33.5亿至37.5亿元,同比增长33.57%至49.52%。

净利润方面,北方华创、华海清科和长川科技均预计净利润将实现大幅增长。长川科技表现尤为突出,预计2024年净利润将同比暴增785.75%至1007.18%。中微公司和至纯科技预计净利润将出现下滑,中微公司表示主要由于大量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94%。至纯科技则因研发费用增长、单项计提信用减值准备以及非经常性损益大幅下降导致业绩变化。

尽管营收预告并未披露,但长川科技表示,2024年公司应用于集成电路测试领域的产品覆盖度不断拓宽,市场占有率持续稳步攀升,全年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实现了显著增长;同时,公司继续聚焦高端领域装备研发投入,随着公司营收规模持续扩大,规模效应得到显现。华海清科表示,凭借其在薄膜沉积设备等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业务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出货量创历史新高。拓荆科技作为国内高端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其PECVD等系列产品量产规模不断扩大,持续获得客户订单。

从全球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尽管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较大的国产自主空间。国产半导体设备在内资晶圆厂中的份额正在不断提升。随着国产半导体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逐渐达到甚至超越部分国际同类产品。

与此同时,国内企业正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加强人才培养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在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推动产业整合和协同发展,促进国产半导体设备产业的整体提升。在未来,国产半导体设备行业有望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中实现市场突破,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