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首颗!晶合集成1.8亿像素全画幅CIS芯片成功试产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4-08-19 15:57
技术进展
生成海报
为满足8K高清化的产业要求,高性能CIS的需求与日俱增。

晶合集成在CMOS图像传感器(以下简称CIS)产品上持续加速推进。近期,晶合集成与国内先进设计公司思特威联合推出业内首颗1.8亿像素全画幅(2.77英寸)CIS,为高端单反相机应用图像传感器提供更多选择,推动全画幅CIS进入发展新阶段。

为满足8K高清化的产业要求,高性能CIS的需求与日俱增。晶合集成基于自主研发的55纳米工艺平台,携手思特威共同开发光刻拼接技术,克服了在像素列中拼接精度管控以及良率提升等困难,成功突破了在单个芯片尺寸上,所能覆盖一个常规光罩的极限,同时确保在纳米级的制造工艺中,拼接后的芯片依然保证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连贯一致。

首颗1.8亿像素全画幅CIS的成功试产,既标志着光刻拼接技术在大靶面传感器领域的成功运用,也为未来更多大靶面全画幅、中画幅传感器的开发铺平了道路。同时,该产品具备1.8亿超高像素 8K 30fps PixGain HDR模式高帧率及超高动态范围等多项领先性能,创新优化光学结构,可兼容不同光学镜头,提升产品在终端灵活应用的适配能力,打破了日本索尼在超高像素全画幅CIS领域长期垄断地位,为本土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根据近日晶合集成披露的2024年中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3.98亿元,同比增长48.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晶合集成虽然为国内排名前三的晶圆代工厂,但长期以来代工产品以DDIC(显示驱动)为主。2024年中报显示,CIS(COMS图像传感器)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16.04%,上市公司称,CIS已成为公司第二大产品主轴。

值得一提的是,晶合集成有两项募投项目延期,包括“后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工艺平台研发项目(包含90纳米及55纳米)”以及“40纳米逻辑芯片工艺平台研发项目”。

晶合集成表示,受外部经济环境及行业周期波动影响,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景气度相对低迷。2024年,随着行业格局整合,人工智能、消费电子拉动下游需求有所回暖,全球半导体销售金额触底后逐步回升。根据Omdia最新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市场营收较2023年同期的1205亿美元增长25.7%。

2024年上半年,晶合集成订单充足,产能自3月起持续处于满载状态。

此前,晶合集成高度依赖DDIC晶圆代工。2023年上半年,晶合集成DDIC、CIS、PMIC(电源管理集成电路)、MCU(微处理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7.84%、4.08%、5.77%和1.35%。而2024年上半年,晶合集成DDIC收入占比降至68.53%,CIS、PMIC分别增至16.04%和8.99%。上市公司表示,其中CIS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显著提升,已成为公司第二大产品主轴,CIS产能处于满载状态。

目前,晶合集成55纳米中高阶BSI(背照式)及堆栈式CIS芯片实现大批量生产,CIS产品像素可达到5000万,产品已进入中高阶手机市场。

此外,晶合集成也在积极扩张CIS产能。上市公司表示,目前公司晶圆代工产能为11.5万片/月,2024年计划扩产3万至5万片/月,扩产的制程节点主要涵盖55纳米、40纳米,且将以高阶CIS为主要扩产方向。

据TechInsights研究数据,在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CIS 14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中,索尼占据超55%的市场,成为全球智能手机CIS市场最大赢家,三星占据超20%市场。长期以来,高性能CIS主要由索尼、三星供应,特别是5000万像素(50MP)的主摄CIS。

目前,国产CIS在主流50MP产品方面已经形成突破,国内龙头企业也在积极布局50MP CIS产品。本土头部CIS厂商具备了多方面优势,技术差距在缩小,而国内企业积极拥抱本土厂商的态度也比较明确,符合科技进口替代、自主可控的大趋势。

晶合集成认为,在手机CIS领域正面临的国产替代、市场复苏、技术创新和多元化产品需求等多重发展机遇下,国产CIS厂商有望在手机高端CIS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据Gartner预测,CIS预计将成为第一批中国占据全球份额10%以上的半导体品类之一。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