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北京大学202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邱德拔体育馆举行,校友代表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微电子专业1994级本科、微电子学系2000级博士校友霍宗亮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为毕业生们送上祝福与宝贵建议。
以下为霍宗亮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能回到燕园代表校友发言,我感到无比荣幸。首先,请允许我向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你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真挚的祝福!
毕业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人生阶段的起点。未来的方向如何选择,人生的路如何去走,想必也是各位学弟学妹最近都在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资深的毕业生,我今天来跟大家分享几点粗浅的感悟。
我来自长江存储公司,做存储芯片的技术研发工作。从1994年进入北大到现在,我在微电子这个行业学习和工作已有31年。其中,对我影响最为深刻,同时也令我倍感自豪的两段人生经历,就是在燕园的本硕博9年学习经历和在长江存储公司10余年的工作经历。回过头来看,当初对专业的选择,以及后来对工作方向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所以我今天分享的第一点就是:选择,与国家同行,与民族共命运。北大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北大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家国天下”的基因。投身到国家需要的产业当中去,我们更容易实现人生的价值。存储产业在我毕业的年代并不是最热门的产业,但我坚信它一定是国家需要的产业。我们要做的就是 不害怕坐冷板凳,不贪求快速的回报,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默默奋斗。在长江存储的这十来年,我们的团队卧薪尝胆,一路披荆斩棘,使我国的三维闪存芯片技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赶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么多年的坚持不容易,但我从心底里觉得是非常值得的。
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就一定能够坚持到底吗?
我想分享的第二点就是:抱定正大宗旨,方得初心始终。现实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诱惑,有怀疑,有恭维,有否定,纷纷扰扰汇成一片汪洋大海,怎样才能坚守初心而不随波逐流呢?我校第一任校长蔡元培先生 发表就职演说时 就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那就是——“抱定宗旨”。“抱定宗旨”如同一根定海神针,让我们在内心迷茫、动摇的时候 能稳住自己,坚定不移地向着目标前进。当初,我们在做创新架构的时候,同行也好,外行也好,一致认为我们的新架构难度大、良率低、成本高,绝对走不下去。质疑的声浪以及失败所要承受的高昂代价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压力。我们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回到这项技术的出发点,觉得这项技术既可解决很多痛点,又能为中国存储技术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发展潜力巨大,也就摒除杂念,心无旁骛地走下去了。现在,这个架构已经成为国际存储器技术的最主流架构。
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拥有了坚定的信念,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你愿意为你追求的目标付出多少。
我分享的第三点,简单点来说就是:要吃得了苦。在座的学弟学妹们能考上北大,在北大读硕、读博,想必也不是轻轻松松只靠天赋的。在任何一个领域,想要取得一番突破性的成就,都要做好吃些苦头的心理准备。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我上学时也背过,但那时候只是理解了它的字面意思。现在翻译一下,这“苦”的现实版可能是难关久久不能攻克的焦虑,不能陪伴家人的内疚,因透支而疲惫不堪的身体。有的人可能会问自己:值得吗?其实,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我们的团队就是品尝了各种不同层次的苦味,经受住了身体上、精神上的不断磨砺而成长起来的。峰虽高,路虽艰,我们相信,只要坚持,终将登顶。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北大的学习生涯赋予我们的,不只是知识,更是思想的力量、精神的传承、责任的担当。
愿你们带着这份力量,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勇敢追梦,不负韶华。
愿你们以初心赴使命,以坚韧致远方!
谢谢大家!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