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擎科技汪凯博士:安全为锚,国产芯片破局高阶智驾赛道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5-04-29 16:05
智能驾驶
汽车电子
生成海报
汪凯
芯擎科技创始人、董事兼CEO
芯擎科技以安全为根基、算力为引擎,正走出一条“技术+生态+资本”协同发展的道路。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的智能化浪潮中,芯擎科技作为国产汽车芯片领域的代表,凭借龍鹰一号、星辰一号等产品成为焦点。创始人兼CEO汪凯博士在接受专访时强调,智能化虽是趋势,但“安全是底线”,芯擎以高算力芯片为核心,通过开放生态与差异化竞争策略,正加速突围国际巨头的垄断格局。

智能化加速,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基石

当被问及“汽车智能化是否过热”时,汪凯博士直言不讳:“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但车企和芯片企业必须守住安全的底线。”在他看来,从辅助驾驶到完全自动驾驶的过渡需要循序渐进,短期内实现无需驾驶员接管的L3级自动驾驶并不现实。

以芯擎的龍鹰一号智能座舱芯片为例,这款产品不仅优化了车内大屏交互、多屏联动等娱乐功能,更关键的是将泊车辅助、L2级驾驶辅助、自动紧急制动(AEB)等主动安全功能深度集成,与当前高阶辅助驾驶需求紧密结合。“智能化竞争的本质是安全能力的竞争,”汪凯表示,“脱离安全谈技术跃进,无异于空中楼阁。

星辰一号:性能、量产与生态的三重突破

作为芯擎冲击高阶智驾市场的核心武器,星辰一号芯片的亮相引发行业热议。汪凯博士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其优势:性能领先、量产落地与开放生态。

性能方面,星辰一号采用先进的7纳米制程工艺,不仅在CPU算力、AI处理能力和NPU存储容量上超越国际主流产品,还通过高速DDR通道大幅提升数据吞吐效率,满足城市领航辅助驾驶(NOA)对500TOPS以上算力的严苛需求。量产能力上,星辰一号已于2024年实现大规模生产,成为国内首款量产的7纳米车规级智驾芯片,标志着国产芯片工艺迈入新阶段。而为了构建更开放的行业生态,芯擎推出“方舟”全场景计算平台,覆盖硬件架构、操作系统、算法工具链等环节,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同推动技术标准化。

针对不同市场需求,芯擎还推出轻量化的星辰一号Lite版本,既能驱动智能座舱的多屏交互,又能支持基础智驾功能,目前已应用于吉利银河E5等热销车型,实现舱驾一体方案的快速落地。

避开巨头锋芒:软硬协同+本土化服务

面对英伟达、高通等国际巨头的垄断压力,汪凯博士提出了一条差异化路径:“不追求全栈自研,而是以硬件为根基,通过开放合作构建灵活生态。”

具体而言,芯擎聚焦高性能芯片研发,同时向合作伙伴开放SDK、驱动工具链等资源,与算法供应商、车企联合开发定制化方案。例如,与吉利、极氪的合作中,芯擎提供芯片底层支持,车企则基于自身需求适配算法功能,既降低开发成本,又缩短了产品上市周期。此外,通过本地化的研发和供应链管理,芯擎能够提供性价比更高的解决方案,帮助车企在智能化升级中“降本增效”。

“国产芯片的突破口在于快速响应和生态灵活性,”汪凯总结道,“与其和国际巨头硬拼技术参数,不如用服务贴近客户的实际需求。”

双线突破:国内量产百万片,海外拿下大众订单

在市场拓展上,芯擎已实现国内与国际的双线突破。

国内市场中,龍鹰一号智能座舱芯片累计量产突破百万片,与一汽、长安等头部车企达成深度合作,成为国产车规芯片规模化应用的标杆。国际市场上,芯擎斩获德国大众的长期订单,针对欧洲车企对智能驾驶功能相对保守的需求,推出简化版方案(如龍鹰一号Lite),主打稳定性和基础功能适配,成功打开出海窗口。

汪凯指出,海外车企更关注功能的可靠性与合规性,而非盲目追求屏幕数量或L2++功能堆砌,这为国产芯片提供了“错位竞争”的机会。“用成熟方案满足差异化需求,比强推高阶功能更有实际意义。”

未来布局:从汽车到‘泛工业’的野心

面对行业边界日益模糊的趋势,芯擎科技正加速布局多元化赛道。

纵向深耕汽车领域,研发覆盖舱驾一体、域控制器等高算力场景的下一代芯片;横向拓展工业赛道,将芯片能力延伸至机器人、低空经济、边缘计算等领域,利用通用性架构适配多场景需求。例如,芯擎已启动人形机器人芯片的定制开发,通过复用汽车芯片的高可靠性与实时计算能力,快速切入新兴市场。

资本层面,芯擎在2023年完成B轮及B+轮融资,B++轮也接近收官,为技术研发与市场扩张注入充足资金。汪凯透露,公司未来计划通过上市进一步扩大规模,“只有实现多元化布局,芯片企业才能穿越周期,真正成长为全球性供应商。”

行业启示:算力分级与理性进化

采访尾声,汪凯博士对智能驾驶的算力需求给出清晰界定:L2级辅助驾驶需10TOPS算力,高速领航辅助(NOA)需100TOPS,城市NOA则需500TOPS以上,而L3级自动驾驶的算力门槛高达1000-2000TOPS。

他呼吁行业回归理性:“与其追逐‘完全自动驾驶’的噱头,不如扎实打磨每一级功能的安全体验。真正的智能化,是让技术服务于人,而非凌驾于人之上。”

结语

在智能化与国产替代的双重浪潮下,芯擎科技以安全为根基、算力为引擎,正走出一条“技术+生态+资本”协同发展的道路。其坚持的开放合作理念与务实技术路线,或将为国产芯片的全球崛起提供一份参考答案。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
icon
最新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