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RISC-V产业发展大会暨RDSA国际论坛 | RISC-V新兴技术及应用场景分论坛 共创“技术破界、应用无界”新未来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5-11-25 19:19
作者:半导纵横
RISC-V
芯片设计
生成海报
展望未来,随着生态的持续完善,RISC-V作为AI时代的原生计算架构,以其开放、灵活的独特优势,将助力数字基础设施的自主创新,更将赋能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升级。

11月24日,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RISC-V工作委员会携手RDSA产业联盟、粤港澳大湾区RISC-V开源生态发展中心、澳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5 RISC-V产业发展大会暨RDSA国际论坛在珠海盛大开幕。大会期间,中移芯昇、奕斯伟计算联合主办的“RISC-V新兴技术与应用场景”分论坛,以“技术破界,应用无界”为主题,汇聚芯片设计、操作系统、智能终端等产业链单位,多位业界伙伴出席并发表演讲,围绕DSA、存算一体等技术以及数据中心、智能汽车、机器人等场景,共同探讨RISC-V领域前沿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实践。

本次论坛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电子系统处处长金磊,中移物联网副总经理刘春阳,奕斯伟计算总裁、首席运营官胡巍浩发表致辞。中移芯昇通信芯片事业部总经理杨龙波,奕斯伟计算车载事业部产品线总经理刘宇,赛昉科技副总裁周杰,微纳核芯首席科学家,进迭时空创始人、总裁孙彦邦,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家庭IoT产品部副总经理施超,算能RISC-V产品副总裁康晓啸,深度数智销售与服务总监陈仁祥等嘉宾发表主题演讲。

凝聚共识 共绘生态蓝图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电子系统处处长金磊强调了发展RISC-V产业对于提升我国处理器架构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产业生态的战略意义。他表示,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将持续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引导创新资源集聚,并呼吁产学研用各方凝聚合力,共同推动RISC-V生态健康繁荣发展。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电子系统处处长金磊

中移物联网副总经理刘春阳表示,中移物联网已积极拥抱“RISC-V+”新时代,将其视为一次深刻的产业生态重构。他介绍,公司子公司芯昇已基于RISC-V架构推出多款业内领先的芯片产品,并期待以中国移动丰富的业务场景为RISC-V创新提供“试验田”,共同推动技术从生态走向广泛的应用场景落地。

中移物联网副总经理刘春阳

奕斯伟计算总裁、首席运营官胡巍浩认为,RISC-V作为全球计算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展现出从边缘到核心、从专属到通用的发展趋势。奕斯伟计算基于在人机交互、具身智能等多个场景的深厚积累,为全球伙伴提供具有竞争力的RISC-V芯片与解决方案,并通过牵头成立RDI聚力联盟、打造RISAA技术平台等举措,加速RISC-V与AI的深度融合,携手生态伙伴共建开放融合的RISC-V繁荣生态。

奕斯伟计算总裁、首席运营官胡巍浩

技术攻坚 实现场景突破

在无线通信领域,RISC-V正凭借其可定制特性在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方向取得关键进展。中移芯昇通信芯片事业部总经理杨龙波介绍,公司自主研发了兼容RVV的RISC-dsp指令集及XVA架构矢量数字信号处理器(VDSP),针对无线信号处理场景深度优化,在典型运算中实现时钟周期与代码量大幅降低,为5G RedCap等终端芯片带来能效与灵活性的双重提升,有望打破传统DSP在无线基带处理中的性能与功耗瓶颈。

中移芯昇通信芯片事业部总经理杨龙波

在智能汽车赛道,RISC-V正逐步嵌入车载电机控制、智能座舱、区域控制等核心场景。奕斯伟计算车载事业部产品线总经理刘宇指出,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向域控演进,算力需求呈现碎片化与实时性并重趋势,奕斯伟计算已推出多款基于RISC-V的车规级芯片,在启动速度与AI适配方面表现突出,未来将在环境感知至座舱执行的完整链路中扮演重要算力角色。

奕斯伟计算车载事业部产品线总经理刘宇

在数据中心管理这一长期由国际厂商主导的领域,RISC-V也实现了关键突破。赛昉科技副总裁周杰分享了首颗国产自主可控基于RISC-V的全功能BMC芯片“JH-B100”的研发进展。JH-B100在启动速度、国密支持与多节点管理等方面对标国际主流产品,已完成与多家服务器平台的适配,即将进入规模化商用,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高效运转提供底层支撑。

赛昉科技副总裁周杰

在大模型推理领域,传统冯·诺依曼架构长期面临“存储墙”与“功耗墙”的制约,难以实现突破。针对这一行业痛点,微纳核芯首席科学家介绍,微纳核芯开创并引领了一条全新的自主技术路线——三维存算一体(3D-CIM)。该技术融合了存内计算(CIM)、RISC-V异构架构(RV-CIM)以及3D近存技术,能够在成熟工艺条件下,实现超越先进工艺的算力密度与能效表现。这一突破成功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芯片设计行业的“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不可能三角,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纳核芯首席科学家

在机器人与智能终端方面,RISC-V凭借其可扩展性与全栈可控优势,正成为实现“具身智能”的理想架构。进迭时空创始人及总裁孙彦邦表示,基于自研RISC-V AI CPU,进迭时空构建了从“智能大脑”到“物理身体”的分层计算体系,并已落地教育机器人、同轴飞行器、陪伴宠物等多类终端,覆盖从高校教学至行业应用的多元场景,展现出RISC-V在实现机器人解决方案方面的生态潜力。

进迭时空创始人及总裁孙彦邦

在推动“端侧AI原生”与构建家庭智能生态方面,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家庭IoT产品部副总经理施超提出“Open Harmony + RISC-V”构成“一体两翼”的协同路径。他强调,面对当前家庭设备在资源受限、生态互通与安全可信方面的行业共性挑战,这一开源技术组合可打通从芯片、操作系统至应用的全栈能力,为构建以“连接+AI+算力”为核心的原生智能家庭基础设施提供统一底座。

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家庭IoT产品部副总经理施超

在高性能计算与服务器领域,RISC-V也已从指令集创新走向规模化部署。算能RISC-V产品副总裁康晓啸介绍,算能推出的服务器级RISC-V处理器在存储、数据备份、网络安全场景实现应用示范与批量落地,应用于山东大学RISC-V服务器集群、中国电信“北海”云平台、鼓楼智算中心等标杆项目。他指出,“RISC-V+AI”的同构融合设计正成为行业共识,通过张量指令集扩展与软件栈,算能正推动RISC-V进入高性能计算,实现产业落地。

算能RISC-V产品副总裁康晓啸

在媒体处理与边缘AI场景,软件生态的成熟度是关键挑战与机遇所在。深度数智销售与服务总监陈仁祥分享了在RISC-V AI SoC上移植并优化开源播放器VLC的实践,成功实现了语音转写与本地LLM翻译等AI功能,体现出RISC-V在端侧音视频与AI融合处理方面的可行性与灵活性,也为构建RISC-V原生媒体开发生态提供了重要示范。

深度数智销售与服务总监陈仁祥

凝聚共识 共谋发展路径

本次论坛上,由奕斯伟计算、中移芯昇、进迭时空、中科院软件所、阿里巴巴达摩院、知合计算、赛昉科技等产业链多家关键单位代表共同参与的《RISC-V产业年鉴2025》编制工作正式启动。作为国内首部专注于RISC-V产业的权威综合性年刊,该年鉴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RISC-V工作委员会主持编纂,旨在系统记录全球RISC-V技术在架构演进、市场发展与生态建设方面的年度进展,为政府决策、行业研究与企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RISC-V产业年鉴2025》编制工作启动仪式

圆桌论坛环节中,围绕“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RISC-V的科技创新如何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北京RISC-V数字基础设施创新中心总经理陈景伟,雄安新区工信科技数据局副局长张英杰,中国移动首席专家、中移芯昇总经理肖青,奕斯伟计算总裁、首席运营官胡巍浩,进迭时空创始人、总裁孙彦邦,中移物联操作系统首席架构师何剑展开深度交流。讨论汇聚了多方产业视角,碰撞出诸多产业发展新思考,为技术创新突破与产业应用落地深度融合提供了前瞻路径与务实建议。

圆桌论坛

RISC-V新兴技术及应用场景分论坛为RISC-V新兴技术在多领域的创新应用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从前沿技术探讨到产业实践的多元分享,为RISC-V的技术进步与应用落地注入了强劲动力。展望未来,随着生态的持续完善,RISC-V作为AI时代的原生计算架构,以其开放、灵活的独特优势,将助力数字基础设施的自主创新,更将赋能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升级。“RISC-V+AI”必将继续以“技术破界”之姿,开创“应用无界”的未来!

此内容为平台原创,著作权归平台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