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中科A14(1.4nm)先进制程建厂工程动了!台积电10月17日正式向中科管理局送件申报开工,中科新厂预计2028年下半年量产,初期投资金额预估将高达490亿美元(约新台币1.5万亿元),创造8000~1万人工作机会。
中科管理局表示,中科二期园区扩建计划有关滞洪池等水保工程已经完工,10月20日将点交给台积电。台积电已完成厂房基桩工程招标,预计11月5日开工,后续建厂发包作业正如火如荼展开。
台积电先前在技术论坛释出生产据点规划时,表示1.4nm制程主要生产据点为台中F25厂,拟规划设立四座厂房,首座厂将赶在2027年底前完成风险性试产,2028年下半年正式量产,新厂初估营业额可望超过5000亿元新台币。
相关供应链表示,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新厂导入先进制程约为2nm至1.6nm,1.4nm制程优先在中国台湾量产,中科四座厂房量产后是全球最大的AI/HPC芯片生产基地。
据了解,台积电原规划中科第一期二座为1.4nm制程,后续第二期二座厂可能推进至A10(1nm)制程,但市场已经开始关注1.4nm技术,中科四座厂传出拟全数规划1.4nm制程,1nm制程可望移往南科沙仑园区。
台南市长黄伟哲宣布成功争取国发会通过约531公顷的“南科沙仑生态科学园区”,预计给未来半导体1nm制程使用。
近期,软银与英伟达先后入股英特尔,帮助英特尔推进先进芯片制程,三星也积极推进1.4nm制程量产时间。业界分析,台积电因此加速1.4nm制程布局,以确保市场独占性。
根据此前Ray Wang透露的消息,台积电确认下一代A14工艺的研发进程顺利,其关键的良率表现已经提前达到内部预期,相较 2nm 实现重大技术升级。具体来看,A14 工艺相较于即将推出的 N2(2 纳米)工艺,实现了性能、功耗和密度的全面跃升。
在功耗保持不变的情况下,A14 工艺的运行速度将提升 15%;在速度相同时,功耗可降低高达 30%;其晶体管密度也将提高 20%,使芯片能够在更小的空间内容纳更多功能单元。这些显著的性能提升得益于底层技术的革新。台积电透露,A14 工艺将全面采用第二代 GAAFET(全环绕栅极)纳米片晶体管技术,并结合全新的 NanoFlex Pro 标准单元架构。
其中,GAAFET 技术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电流,减少漏电,从而在提升性能的同时控制功耗。而新的架构则进一步优化了芯片设计,实现了更高的集成度,共同驱动了 A14 工艺的突破。苹果、英伟达、AMD 等客户已计划采用 A14 工艺,其对终端产品的技术赋能值得期待。
此外,在台积电1.5万亿新台币的投资中,很大一部分可能将用于在2027年购买30台EUV光刻机。不过知情人士透露,台积电将不会采购阿斯麦的任何High-NA EUV设备,这很可能是因为这些机器价格昂贵。每台机器高达4亿美元,这对台积电而言是一项昂贵的投入。
台积电此前曾表示,其现有的硬件设备能够大规模生产1.4纳米晶圆。张晓强曾透露,就A14工艺而言,我们可以在不使用High-NA光刻机的情况下实现,且表现良好。因此,在现阶段我们的技术团队会继续寻找方法来延长当前极紫外光刻机(EUV)的使用寿命,专注于改进现有工艺。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