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渗透半导体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5-08-26 15:29
AI
行情
生成海报
人工智能的进步重新定义了韩国半导体领域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半导体行业也不例外。如今,AI 代理在半导体设计、制造和验证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应用比例持续上升,尽管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但从 1 级(L1)到 5 级(L5)的技术演进正在迅速推进。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随着 AI 向 L5 级别发展,其将逐步承担更多原本由工程师负责的职责,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对工程师个人能力的依赖。

据业内人士在 8 月 26 日透露,三星电子、SK 海力士、高通和博通等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企业,正积极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移动芯片的研发流程中。据悉,这些公司目前大多采用的是 L1 或 L2 级别的人工智能代理。这些所谓的代理型人工智能,早已超越了简单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阶段,如今已能积极参与到工作中的分析、协调环节,并为决策过程提供有力支持。

一位熟悉三星电子内部情况的消息人士表示:“L1 级别的人工智能在半导体设计领域,大致相当于初级工程师的水平,它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极大的助力。” 近期,在半导体的设计和制造领域,更高级别的 AI 辅助功能也开始得到应用,例如生成脚本(即为实现特定功能而编写的代码集合)以及制造配方(特定的生产方法)等方面。

半导体行业对人工智能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主要源于半导体设计和制造过程日益复杂。这种复杂性的提升,使得对关键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的需求急剧扩大。一方面,下一代半导体的开发路线图正在加速推进,对技术迭代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熟练半导体设计人员的短缺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先进半导体开发周期不断缩短的背景下,对更快、更高效设计环境的需求愈发迫切,但具备高水平半导体设计能力的工程师数量却严重不足。

全球最大的 EDA 公司之一的代表指出:“在与客户交流过程中,他们总是频繁提及熟练半导体设计人员匮乏的问题。” 该代表还补充道,“随着新思科技(Synopsys)和 Cadence 等公司不断扩充其基于 AI 的 EDA 解决方案组合,AI 技术如今不仅在系统半导体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存储器设计和制造领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三星电子为例,早在 2021 年,该公司就首次在移动应用处理器(AP)设计中采用了新思科技的 AI 设计工具。而 SK 海力士也在积极扩大 AI 设计技术的应用范围。据悉,这两家公司目前正将 AI 设计工具应用于高带宽存储器(HBM)的开发和验证流程中。HBM 作为存储器半导体市场的关键领域,竞争异常激烈。

新思科技高级总监 Anand Thiruvengadam 表示:“新思科技的目标是打造出终极形态的 AI 设计工具,即达到 L5 级别。一旦实现这一目标,由于 AI 在设计流程中的深度参与,初级工程师在其中的必要性可能会受到质疑。” 他进一步补充道,“从长远来看,设计技术的竞争优势将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对 AI 技术的有效利用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AI 技术在半导体设计和验证等环节展现出了显著优势。例如,在芯片设计实现方面,新思科技的 DSO.ai 能够自主搜索功耗、性能和面积(PPA)设计空间,以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它将 AI 技术深度集成到芯片设计工作流程中,帮助开发者大规模探索各种方案,而这在以往是难以实现的。据用户反馈,使用该解决方案后,工作效率提升了 3 倍以上,功耗降低多达 15%,裸片尺寸也大幅缩小。

在验证环节,新思科技推出的采用回归调试自动化(RDA)技术的 Verdi® 自动调试系统等解决方案,通过 AI 驱动,能让开发者利用预测性分析,将容易出错的人工流程自动化,更轻松地找到被测设计和测试平台故障的根本原因,从而有效缩短调试和修复周期。此外,VSO.ai 可帮助验证开发者更快实现覆盖率收敛目标并发现更多错误,减少功能覆盖率漏洞方面实现了 10 倍提升,IP 验证效率提高 30%。

Cadence Design 和瑞萨电子合作打造的基于 AI 的解决方案,运用机器学习技术,能生成精简的回归结果,帮助瑞萨电子及早发现错误,整体调试效率提高了 6 倍,并缩短了整个验证周期。西门子 EDA 解决方案则将 AI 技术应用于核心技术、流程优化以及提供可扩展的开放平台等关键领域,在设计方面,AI 能深入分析,帮助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还能提前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

随着半导体行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未来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一方面,AI 技术有望进一步提升半导体设计和制造的效率与质量,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另一方面,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成熟,可能会引发半导体行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对既懂半导体技术又熟悉 AI 应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可能会大幅增加。而那些能够率先有效利用 AI 技术的企业,有望在未来的半导体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