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苹果已经启动了一项为期两年的生产计划,旨在将串联式 OLED 技术应用于 iPhone。不过,这项屏幕升级短期内还无法实现,最早可能也要等到2028年之后。
作为比较,苹果当前所有iPhone机型均采用的是单层OLED结构,仅有M4 iPad Pro搭载了双层串联OLED技术,通过堆叠两个RGB有机发光层,实现了比单层OLED更高的亮度、更优的能效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此前有消息称苹果还计划在明年或后年的 MacBook Pro 中引入iPad Pro同款串联OLED面板。
不过苹果为iPhone准备的可能并非iPad Pro同款。报道指出,苹果正在评估一种“简化版”的串联式 OLED 方案。该方案仅针对蓝色子像素采用双层堆叠结构,而红色与绿色子像素则维持单层。
据称,这一方案由 LG Display 向苹果提出。目前来看,苹果对 LG 的提议表现出了兴趣。在简化串联技术的研发上,LG 处于领先地位,而其主要竞争对手三星显示则相对落后。值得一提的是,LG 不仅在 iPad Pro 的 OLED 面板供应上超过了三星,其车载OLED也早已应用了双层串联结构。
双层串联OLED并非简单的OLED+OLED,其关键技术为Tandem OLED,利用电荷生成层(CGL)将两个甚至多个RGB发光单元串联起来的新型叠层器件。每个发光单元都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光源,多个光源串联后可以实现更高的亮度、更长的寿命以及更低的功耗。
双层串联OLED的设计可以带来以下显著优势。首先,相较于单层OLED,双层串联式的亮度极大提升。由于有两个发光层,串联式OLED的亮度理论上可以比单层OLED高出一倍。其次功耗降低,发光任务被分摊到了两个发光层,达到同样的亮度的情况下,所需的电流更少,从而降低了功耗。第三是寿命延长,在串联式OLED中,每个发光层承受的电场强度只有单层OLED的一半。基于发光器件效率的提升,发射等量的光所需单位面积电流更小,因此热效应更低,器件寿命衰减更慢,大大延长了屏幕的使用寿命。
当然,双层串联OLED也有很大的劣势:低亮度的显示效果调试难度高、成本和良率问题。
今年4月,Omdia研究预测,随着苹果预计将在2026年推出首款OLED版MacBook Pro,Tandem的渗透率将再次上升,达到36%。
Tandem OLED(双层串联OLED)采用双层RGB发光结构,理论上可实现高达两倍的亮度和四倍的寿命。在需要高亮度和长寿命的应用场景中,Tandem OLED有望迅速占据市场份额。
例如,在车载显示领域,目前Tandem OLED的渗透率已接近50%。相比之下,智能手机对高分辨率和良率要求更高,Tandem OLED的成本优势不明显,短期内渗透率将保持较低。平板和笔记本介于两者之间,Omdia预计2024至2030年,Tandem OLED面板出货将以25%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速增长。
Tandem OLED的性能提升也伴随着一定的技术挑战。Omdia显示研究业务负责人Charles Annis指出:“由于双层发光结构之间存在差异,图像质量可能受到影响;而公共层数的增加使得面板容易出现串扰现象(crosstalk)。Tandem OLED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蒸镀步骤和精细金属掩膜(FMM),这不仅提高了材料消耗,也影响了良率。” 因此,与传统单层OLED相比,Tandem OLED平板和笔记本面板的制造成本高出约50%到75%。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