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Q2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同比增长近10%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5-07-31 14:40
市场数据
材料
生成海报
Q2全球硅晶圆出货量达到3327百万平方英寸,相比增长9.6%。

根据SEMI旗下Silicon Manufacturers Group (SMG)发布的硅片行业季度分析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硅晶圆出货量达到3327百万平方英寸(million square inches, MSI),与2024年同期的3035百万平方英寸相比增长9.6%。环比来看,出货量较今年第一季度的2896百万平方英寸增长14.9%,显示出memory以外的部分领域开始出现复苏迹象。

SEMI SMG主席、GlobalWafers副总裁李崇伟表示:“用于AI数据中心芯片的硅晶圆需求(包括高带宽存储器HBM)依然非常强劲。其他器件的晶圆厂产能利用率总体仍偏低,但库存水平正在正常化。尽管出货量的走势显示积极势头,地缘政治和供应链动态对未来的影响仍不确定。”

硅晶圆是大多数半导体的基本材料,是所有电子产品的重要部件。高度工程化的晶圆片直径可达300mm,可用作制造大多数半导体器件的衬底材料。

2024年下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新的数据中心建设成为亮点,推动了高带宽内存(HBM)等先进代工厂和存储设备的需求增长。然而,大多数其他终端市场仍在从过剩库存中复苏。工业半导体市场尤其受到库存调整的冲击,这显著影响了全球硅晶圆的出货量。结合Q2数据来看,市场正迎来初步改善,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建设的推动,高带宽内存等先进应用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为市场复苏提供动力。

电子级硅片按直径大小可分为 6 英寸及以下、8 英寸和 12 英寸三类规格。硅片面积越大,生产的芯片数量越多,硅片边缘浪费面积越小,单位芯片的成本越低。12 英寸硅片的理论面积是 8 英寸硅片的 2.25 倍,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可使用率(单位硅片可生产的芯片数量)约为 8 英寸硅片的 2.5 倍。

虽然 12 英寸硅片理论面积是 8 英寸硅片的 2.25 倍,但 12 英寸硅片每片单价远高于 8 英寸硅片单价的 2.25 倍,其单位面积的单价更高,从而附加值高、制程更先进的芯片采用 12 英寸硅片生产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一般而言,90 纳米以上的制程主要使用 8 英寸及以下的半导体硅片,而 90 纳米及以下的制程主要使用 12 英寸硅片。

根据 SEMI 统计,12 英寸硅片的出货面积占比从 2017 年的 63.83%增长至2023 年的 73.02%,已成为市场绝对主流,且预计未来 12 英寸硅片出货面积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规模不断增长,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数字经济要求芯片具有更强的算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大的数据存储能力,目前技术迭代最快、制程最先进的逻辑和存储芯片均采用 12 寸晶圆制造工艺。同时,基于成本考虑,部分功率器件、模拟芯片和 CIS 芯片也不断转向 12 英寸晶圆制造工艺。

12 英寸产能是全球晶圆厂扩产的主力方向。根据SEMI 统计,2025 年至 2027 年,全球 12 英寸晶圆厂设备支出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 4,000 亿美元。其中 2025 年将首次突破 1,000 亿美元,达到 1,232 亿美元,这一数字基本与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一致。

其次,新产品新技术催生 12 英寸硅片更多消耗。以人工智能催生下目前供不应求的高带宽内存(HBM)产品为例,根据 SEMI 统计,由于生产良率、堆叠工艺复杂度以及更大的芯片尺寸,同等存储容量的 HBM 对 12 英寸硅片的需求量是目前主流 DRAM 产品的 3 倍。此外,随着 NAND Flash 堆叠层数提升至 200层、300 层,甚至 400 层,按目前业内技术路线共识,所有厂商均会切换至通过2 片晶圆键合制作 1 个 NAND Flash 完整晶圆的工艺,相当于 12 英寸硅片需求翻倍。

根据 TECHCET 数据及同行业上市公司公告数据统计,考虑目前国内外 12英寸硅片厂商达产产能规模,全球前五大半导体硅片厂商 12 英寸硅片产能占比仍高达 80%,出货量占比预计高达 85%,尤其是前两大日本厂商,约占据全球12 英寸硅片产能和出货量的 50%。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