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IC载板原材料短缺,BT载板供应持续紧张,导致闪存和SSD封装IC出现材料短缺。群联电子CEO潘健成表示,最早可能在2025年8月中下旬出现部分缺货。此外,上游存储器制造商正在将产线转向利润率更高的DRAM产品,导致NAND闪存产量不及预期。预计2026年NAND闪存供需失衡将更加严重。
近期BT载板价格上涨和封装成本上涨,进一步加剧了控制IC的供应紧张。
潘健成解释说,NAND控制芯片、闪存封装、高堆叠SSD等各种终端产品都需要先进封装载板(SBT)。然而,目前的材料供应不足。尽管群联电子已备货,但过去一个月客户追加了大量订单,包括原本从中国内存模块制造商采购的客户也转而向群联电子下单,导致其难以完全满足新增需求。
此外,缺货效应持续蔓延。由于BT基板是BGA封装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预计成本占比超过30%,原材料成本的快速上涨,加上人工智能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封装厂的交货周期延长,并已通知客户涨价幅度超过10%。
潘健指出,从2025年8月中下旬开始,群联电子可能面临局部缺货。公司计划加强出货节奏并调整价格,以应对成本上涨。消费类应用对价格更为敏感,将更难以消化成本上涨,因此缺货情况将更加明显。总体而言,供应链压力持续上升。
鉴于人工智能将推动大数据存储和计算需求,各大内存厂商近期已将关键资源转向高带宽内存 (HBM) 产品。与此同时,另外两家NAND供应商的资源相对有限。尽管长江存储将在2026年大幅提升产能,但由于部分供应商将生产线转向利润更高的DRAM,整体供应仍然受限,导致实际闪存产量低于预期。
鉴于持续强劲的需求,潘健认为NAND闪存供应短缺的情况将在2026年进一步恶化。
群联电子2025年6月合并营收达61.98亿新台币,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16%,创下2025年单月历史新高,表明市场需求正在复苏。2025年上半年合并营收达317.29亿新台币,创历史同期第三高纪录。第二季度营收也创下新台币178.9亿元的季度纪录,同比增长13%。
潘健指出,2025年上半年新台币升值超过10%,对以美元计算的群联新台币营收产生了影响。尽管如此,6月份营收仍突破60亿新台币大关,反映出终端市场需求稳定。在SSD控制器领域,群联的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尤其是在PC应用需求强劲的推动下。eSSD产品持续稳定出货,大容量NAND闪存需求预计将为群联未来的营收带来积极动力。
近期,台积电对CoWoS芯片制造材料的需求激增,导致存储器市场出现材料短缺。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已向客户宣布,由于供应不足,用于生产BT基板的原材料的发货将严重延迟。
作为全球最大的BT 基板原材料供应商,MGC 的延期将引发基板供应链潜在的长期短缺,加剧存储器生产领域的现有问题并推高成本。
台积电的CoWoS先进封装技术已被芯片制造业认定为此次材料短缺的根源。这种晶圆上芯片基板封装技术已成为台积电在Nvidia和AMD等高端客户中的热门产品,用于Blackwell等尖端企业级GPU。自推出CoWoS封装以来,台积电一直在稳步扩大其CoWoS产能。
CoWoS依赖于ABF基板,而ABF基板通常与BT基板共享生产材料。台积电在业内的龙头地位挤压了供应,BT基板供应商处于劣势。随着台积电考虑生产基于120x150毫米CoWoS基板1000W处理器,预计供应紧张的情况还会持续下去。
MGC将延迟归咎于低热膨胀系数(CTE)玻璃布、覆铜板(CCL)和预浸料(PPG)材料的短缺。玻璃布还用于企业服务器和消费智能手机的封装和主板印刷,而BT基板供应商在优先采购清单中几乎排在最后。
为了避免市场和终端供应受到冲击,BT基板供应链各环节的企业已开始协调订单和材料供应。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低迷,以及美国政府一系列不确定的关税公告和取消措施导致的市场犹豫,有助于维持消费对材料的低需求,从而避免真正出现短缺。
ABF和BT基板都需要使用覆铜板,而松下电工、Isola Group、南亚塑胶等公司是这一领域的关键供应商。其中,松下电工近期宣布将在日本和马来西亚同步扩建CCL生产线,预计在2025年底前释放部分新产能。美国的Isola正寻求通过引入自动化生产线来提高效率,同时也在评估在中国以外地区建立第二生产基地的可能性。台湾地区的南亚塑胶则已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低毛利产品的出货,以集中资源应对高阶封装材料需求。此外,低热膨胀系数玻璃布作为 ABF/BT 基板的关键增强材料之一,目前由日东电工、欧文斯科宁和中国巨石集团等企业主导。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