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芯片新势力,跨界收购一家无锡上市公司

来源:青记发布时间:2025-07-19 13:03
投融资
芯片设计
生成海报
联合无锡国资,青岛一家芯片设计企业迎来扩张的关键拼图。

7月10日,江苏长龄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龄液压”)发布控制权变更公告,核芯互联科技(青岛)有限公司(简称“核芯互联”)创始人胡康桥及其关联方将斥资21.1亿元取得公司控制权。

据公告,胡康桥实控的无锡核芯听涛和核芯破浪,与江阴高新区国资澄联双盈为一致行动人,三者将合计持有长龄液压41.99%股权,长龄液压原实控人父子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下降至28.94%。由此,长龄液压实控人将变更为胡康桥。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并购中,无锡江阴高新区国资堪称贡献了最强助攻,耗资共达8.47亿元,其中有6亿为核芯互联的股权转让款——同为江阴高新区国资的新澄核芯,以6亿收购了核芯互联部分股权。

此外,9.5亿元为借款,包括并购贷7.5亿和个人借款2亿。

以此估计,核芯互联创始人胡康桥仅以3亿元本金,就取得了一家长龄液压这家上市公司控制权。

图片

作为国内早先发力数模混合芯片设计的企业,核芯互联2018年便来到青岛,后在青岛一步步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从芯片行业看,核芯互联所在数模混合芯片领域,由于集数字芯片和模拟芯片于一体,能广泛满足当前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深入转型的需要,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工控、消费等领域。

现在看,这家总部位于青岛的芯片新势力,要在无锡大展拳脚了,未来会不会将总部从青岛搬到无锡,有待进一步观察。

 第一

分析核芯互联“蛇吞象”式并购长龄液压,一个是产业逻辑,一个是资本逻辑。

资料显示,核芯互联成立于2018年,注册地位于崂山。

公司创始人胡康桥1988 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后留学美国获得电气工程专业芯片设计方向硕士学位,并在美国超威半导体(AMD)任职芯片设计工程师。2017年,胡康桥从AMD辞职回国创业,后创立核芯互联。

基于创始人在电气工程芯片领域的科研积累,核芯互联主攻数模混合信号链芯片的研发应用。

关于数字芯片和模拟芯片,可以简单理解为:对着手机麦克风说话,声音会被转换成连续的电信号,模拟芯片会把这些信号放大、过滤杂音,再交给数字芯片处理成“0和1”的代码。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数模混合芯片不是简单的“1+1=2”的组合,对公司数字芯片、模拟芯片综合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技术壁垒相对于单一技术芯片更高。

目前,核芯互联已掌握ADC/DAC、时钟芯片、运算放大器、高速接口和RISC-V IP等多项技术,主要产品涵盖转换器、时钟、高速SerDes以及信号链上的其他关键器件,产品型号达到1600多种。2022年,核芯互联成功入围中国IC独角兽榜单。

2022年,核芯互联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并于2024年进一步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图片

被并购的长龄液压,业务涉足液压元件、精密铸件、回转减速器件等领域,已突破了多项核心技术,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一个主攻产业链上游的芯片设计,一个有着丰富的制造场景和产品体系,核芯互联与长龄液压,虽然有着一定的协同发展空间,但更多还是跨界带来的融合难题。

表面看,核芯互联的核心产品,高精度ADC/DAC、时钟芯片、高速SerDes可尝试嵌入长龄液压的液压系统,实现压力传感、流量控制的实时信号处理与物联网监控。例如,在智能液压设备中搭载核芯互联的工业级芯片,可提升产品精度和自动化水平,推动长龄液压从机械部件供应商向“智能液压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此外,长龄液压的存量客户,如三一重工、徐工等工程机械龙头为核芯互联芯片提供工业应用场景。

但实际上,双方目标市场、客户群体差异较大,市场协同效应暂不显著。

而且,胡康桥出手看重的很可能是资本逻辑,比如通过芯片设计资产重组,重塑上市公司估值。

 第二

站在无锡市江阴高新区国资角度,联合核芯互联出手,一方面是为长龄液压纾困。

在此次核芯互联入主长龄液压之前,今年初,长龄液压已谋划出售公司控制权,但该笔交易不到两天便告吹。

透过长龄液压这几年的表现,受主业液压设备制造增长放缓、光伏等新业务尚未形成竞争优势等影响,公司业绩呈现下滑趋势。

2024年,长龄液压实现营收8.83亿元,扭转了2022年、2023年连续下滑趋势,仍低于2021年上市初的9.07亿;同年利润只有0.95亿元,已是“四连跌”。

图片

进一步看,结合江阴制造业场景丰富,尤其是传统装备制造企业众多、数字化转型迫切的背景,江阴高新区国资豪掷8亿多助力核芯互联入主本土上市公司,更大目的应该为推动当地传统装备制造产业向上游延链、蹚出发展新路。

叠加收购核芯互联的部分股权,江阴高新区与核芯互联建立起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政府与科创企业携手,将大大加速区域产业创新步伐。

实际上,从无锡近年芯片产业的发展重心看,为推动产业从过去侧重封测环节向“设计、制造、封测”核心三业布局,无锡也在发力与工业芯片密切相关的模拟电路设计,形成在芯片设计领域的独有优势。

作为全国集成电路(模拟之都),无锡正积极布局国产CPU、5G射频芯片和数模混合电路领域,并涌现出了一批掌握关键技术的上市企业。

比如,无锡英迪芯微是国内最早量产车规模数混合信号芯片的半导体企业之一,产品已大规模量产在车载灯控及微马达控制应用上,并进入国内外100多家Tier 1汽车厂商的前装供应链。

 第三

毫无疑问,核芯互联并购长龄液压,最大受益者是无锡江阴高新区。既为长龄液压打开了发展新空间,又拿下了核芯互联部分股权。

尽管官方目前未公布该笔股权收购的具体细节,从核芯互联过去7轮融资的额度看,江阴高新区国资6亿元的股权收购,很有可能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股权融资。若该笔融资完成,江阴高新区持股比例断然不会低。

而且,江阴国资在此次核芯互联并购长龄液压过程中深度参与(6月20日新设的新澄核芯以6亿收购核芯互联股权;6月20日新设的澄联双盈出资2.47亿直接持股长龄液压5%。国资总投入8.47亿,占比40.1%),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推动当地集成电路产业升级,这显然为核芯互联带来了更多增长机遇。

有国资助力、有应用场景,未来核芯互联会不会进一步远走无锡,对于青岛来说显然是个棘手的问题。

多说一句的是,就连深圳的企业,都被无锡国资直接挖去了无锡。

6月23日,斯坦德机器人(无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坦德”)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18C章程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两个月前,斯坦德刚将注册地从深圳迁到无锡。

再往前一年,2024年5月,斯坦德D轮融资引入了无锡梁溪科创基金,有分析认为该笔融资是“总部轮”,即无锡梁溪区引导基金出资3亿元,前提条件估计是将上市主体搬迁至无锡梁溪区。

不仅仅是总部轮的诱惑,有分析认为,无锡国资很可能会进一步成为斯坦德赴港上市的基石投资人。

这跟济南知名工业机器人企业翼菲科技把公司注册地由山东省济南高新区变更为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很可能目的一样。

6月30日,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翼菲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18C章程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两家被挖墙脚的企业同属工业机器人领域,同样在原来城市扎根多年,却在公司即将IPO之际同样选择出走,而且同样是“通过18C章程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如此多巧合的背后,表面看是18C章程新规带动的港股上市热潮,背后则是一些城市对政策和资本动向的敏锐捕捉。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