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分红,人均超百万新台币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5-07-07 16:53
台积电
联发科
生成海报
台积电采用的是季度分红制度,将每年盈余按比例分配给员工,一年最多发放五次奖金。

台积电例行在7月发放前一年度一半的员工分红,据员工爆料,2024年度员工分红的一半已于本周陆续入账,首次创下单笔平均超过100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4.8万元)的纪录。

有员工分享了自己收到的史上最大笔分红,总金额高达180万元新台币,该员工职级为33,工作年限为6年。

台积电今年曾公布了董事会七项决议,其中核准2024年员工业绩奖金与酬劳(分红)总计约1405.9256亿元新台币,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业绩奖金已于2024年每季季后发放,而酬劳分红则于2025年7月发放。

以台积电2024年年底中国台湾地区员工人数约7万人计算,平均每人年度分红总额为200.84万元新台币,较去年增加了51.32万元新台币。

台积电采用的是季度分红制度,将每年盈余按比例分配给员工,一年最多发放五次奖金。

其中四次为季度奖金,分别于每年2月、5月、8月和11月入账;另一次为年度分红,须经股东大会通过,并于次年7月发放一半。

台积电工薪,位列第七

此外,根据中国台湾证交所汇总的上市公司2024年非主管全职员工薪资信息,台积电非主管全职员工平均年薪为339.1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83.1万元),位列中国台湾上市公司第七。

根据中国台湾证券交易所6月30日公布的数据,IC设计龙头联发科在2024年再度蝉联“非主管全时员工”平均薪资冠军,其平均薪资高达431万元新台币,较前一年度成长14.8%,不仅稳居国内上市公司之首,更是唯一平均薪资突破400万元新台币的企业。

要说明的是,“非主管”通常是指没有管理职责、不是部门主管、经理或更高层的全职员工;而“全时员工”则指平均每周工作时数超过35小时者。

若将范围扩大至所有中国台湾上市公司,2024年非主管员工平均薪资超过300万元新台币的公司共有9家。在这份薪资Top 10榜单中,除了不动产代销业的爱山林(354.1万元新台币)与汽车经销业的和泰车(267.7万元新台币)外,其余8家公司均为半导体产业,其中更有7家是IC设计公司,凸显了半导体业在薪资结构上的绝对优势。

在薪资成长幅度方面,前十名中以瑞鼎的33.53%增幅最大,其次为达发(27.35%)、瑞昱(24.33%),而台积电的涨幅也达到19.32%。

非主管薪资中位数Top 10:前3名突破300万元

从薪资中位数来看,更能反映企业员工的真实薪资水准。 2024年非主管员工薪资中位数超过300万元的公司仅有三家,榜首依然是联发科(343.8万元新台币),其后为瑞昱(324.6万元新台币)及达发(304.9万元新台币),显示这三家IC设计公司的薪资分布更为集中于高薪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薪资中位数Top 10榜单中,仅有第十名的长荣海运(241.5万元新台币)为非半导体产业。而中位数成长幅度最大的公司也由长荣海运以71.28%夺冠,其次为达发(29.91%)、瑞昱(25.18%)及祥硕(21.03%)。

台积电:被低估的人工智能芯片革命支柱

全球人工智能革命正推动对先进半导体的空前需求,而没有哪家公司比台积电更有能力利用这一趋势。作为全球最大的纯晶圆代工厂,台积电在人工智能系统、云基础设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尖端芯片生产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与NVIDIA或AMD等在软件和硬件生态系统中直接竞争的芯片设计公司不同,台积电作为中立的硅片制造商,使其免受竞争动态的影响,从而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所有主要参与者的关键供应商。这一战略优势,加上其行业领先的制造能力和诱人的估值,使台积电成为一项引人注目的长期投资。

台积电的纯晶圆代工业务是其最大的资产。与英特尔或三星自行设计和制造芯片不同,台积电专注于为客户生产半导体。这种中立性使其成为NVIDIA(依赖台积电制造其AI驱动的GPU)和AMD(依赖台积电制造其AI优化的CPU)等公司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台积电的领先技术进一步巩固了其主导地位。其3纳米(3nm)和即将推出的2纳米芯片制造工艺在性能和能效方面均无与伦比。这些节点对于人工智能应用至关重要,因为数据中心需要能够处理海量信息并最大程度降低功耗的芯片。台积电的目标是到2026年占据全球90%的3纳米和2纳米代工需求,这证明了其不可动摇的技术领先地位。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