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 5060 Ti 8G vs 16G:PCIe 3/4/5性能横评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5-07-02 14:52
英伟达
测评
生成海报
同名之下,性能迥异。

近期测试研究了PCI Express带宽如何影响8GB版Radeon RX 9060 XT在显存(VRAM)耗尽时的性能。测试核心目的探寻突破显存限制——而对于8GB显卡来说,在2025年实现这一点相对容易,即便使用原本可流畅运行的设置(如16GB型号的表现所示),也可能出现显存不足的情况。

这项测试的最显著价值之一是:当所需显存超过上限时,PCIe带宽会成为主要瓶颈。提升带宽有助于减轻将游戏资源转移到系统内存(RAM)时的性能损耗。

显存与PCIe带宽原理解析

简而言之,当显存耗尽时,游戏资源会转移至系统内存。数据需通过PCI Express总线传输至CPU的内存控制器,再存入RAM。

性能大幅下降的主因在于带宽差异:以GeForce RTX 5060 Ti为例,其显存峰值带宽达448GB/s,而系统内存的理论峰值带宽则低得多——双通道DDR5-6000约为96GB/s,双通道DDR4-3600约为50GB/s(具体数值受多因素影响)。

关键结论是:50-96GB/s的带宽远低于448GB/s,且这尚未考虑延迟增加的影响。上述数据还忽略了PCIe接口可能成为瓶颈的情况——具体取决于配置,这可能进一步降低有效带宽。

以PCIe5.0为例,16条通道全开时双向带宽为128GB/s,PCIe4.0降至64GB/s,PCIe3.0为32GB/s。但RTX 5060 Ti仅支持8条通道,因此带宽再减半:PCIe5.0为64GB/s,PCIe4.0为32GB/s,PCIe3.0仅16GB/s。

这意味着当8GB显存耗尽时,PCIe5.0环境下的性能可能显著优于4.0或3.0——这正是本次评测的核心探究点。

测试方案与目标

针对RTX5060系列GPU的测试将聚焦于1440p超采样分辨率(非原生1440p,也非1080p)。如过往测试所示,在现代游戏中,即使用16GB型号可流畅运行的设置,1080p分辨率也极易耗尽8GB显卡的显存。此外,8GB显卡并非“专为”1080p游戏设计——这一说法与产品营销实际不符。

例如,AMD始终将9060XT宣传为支持超高速1440p游戏的显卡;英伟达也官方展示了5060Ti在1440p最高画质下(启用4倍帧生成技术)的表现。核心观点是:两家公司均未将这类300美元以上的显卡定位为“仅支持1080p”的产品——事实上,只要购买16GB型号,用户确实能获得可用的1440p性能。

测试将使用高端9800X3D测试平台,专门评估PCIe性能,以隔离PCIe总线的影响,探究当GPU访问系统内存时,PCIe带宽对性能的影响程度。

测试内容包括:对比8GB版5060Ti在PCIe3.0、4.0、5.0下的性能,以及16GB版5060Ti在PCIe3.0下的表现。这对尚未升级至PCIe5.0的用户(许多CPU和平台仍依赖PCIe4.0甚至3.0)具有参考价值。

基准测试结果

《龙腾世纪:面纱守护者》

8GB型号的性能从“糟糕”演变为“更糟”。先看16GB版(PCIe3.0测试):当显存未耗尽时,PCIe模式对性能影响甚微,平均帧率66fps,1%低帧率47fps,游戏体验流畅。

同条件下的8GB版平均仅27fps,1%低帧率9fps——16GB版的平均帧率快130%,1%低帧率快411%。将PCIe带宽提升至4.0后,8GB版平均帧率提升22%,1%低帧率提升111%;进一步升级至PCIe5.0,平均帧率再增12%,1%低帧率提升相近。

即便在PCIe5.0下,8GB版仍无法提供流畅体验:相比PCIe3.0的16GB版,平均帧率慢68%,1%低帧率慢119%。尽管带宽提升有所帮助,但8GB5060Ti在此测试中性能过差,PCIe规格差异几乎无关紧要——若想流畅运行,仍需降低画质。

《F125》

接下来是使用高预设的《F1 25》。需要注意的是,8GB 显卡在 “极高” 预设下表现极差,而 16GB 型号仍能提供流畅性能。

即使在高预设下,8GB 型号也出现显著性能下降:即便使用 PCIe 4.0 或 5.0,其 1% 低帧率仍比 16GB 型号低约 30%。当限于 PCIe 3.0 时,16GB 显卡的平均帧率快 114%,1% 低帧率快 235%。

《夺宝奇兵:大圆》

16GB版5060Ti平均118fps,1%低帧率96fps(PCIe3.0),因显存未耗尽,高刷新率体验流畅。

8GB版则完全不同:很难理解为何这两款显卡共享同一型号——尽管降低画质可匹配性能,但画面降级十分明显。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情况竟被部分人接受:在相同PCIe3.0配置下,16GB版速度可达8GB版的8.83倍。

遗憾的是,8GB版切换至PCIe4.0或5.0后改善甚微——在16GB版可完美运行的设置下,8GB版彻底崩溃,这无疑是行业趋势的明确信号。

《漫威蜘蛛侠2》

在1440p极高画质+质量超采样(渲染分辨率接近1080p)下,16GB版5060Ti达90fps,1%低帧率56fps,表现出色。

PCIe3.0下,16GB版比8GB版快592%;即便8GB版升级至PCIe4.0,16GB版仍快210%;PCIe5.0下,差距仍有120%。由于8通道PCIe限制,8GB版在显存耗尽时几乎无法使用——本次测试恰好模拟了这一场景。

《怪物猎人:荒野》

当显存成为瓶颈时,PCIe规格影响甚微:若想使用超高质量预设并正确渲染所有纹理,即便1080p游戏也绝对需要8GB以上显存。

16GB版平均84fps,而8GB版仅34fps,1%低帧率更是糟糕的16fps。

《最后生还者第二部》

8GB显卡理论上可运行该游戏,但帧时间频繁波动。测试中,16GB版平均91fps,比同设置下的8GB版快40%。8GB版切换至PCIe4.0后性能提升18%,差距缩小至18%;PCIe5.0下,8GB版达92fps——竟与16GB版平均帧率持平。

《瑞奇与叮当:时空跳转》

16GB版表现极佳,平均133fps,比PCIe3.0下的8GB版快110%。8GB版在PCIe3.0下帧时间表现极差,升级至PCIe4.0后问题基本解决,帧率达95fps,但16GB版仍快37%;PCIe5.0下,8GB版1%低帧率接近16GB版,但平均帧率仍慢11%。

结论与建议

正如预期,显存耗尽时,PCIe5.0相比4.0/3.0能显著缓解性能下滑,但多数场景下仍无法流畅运行,即使最佳情况也存在明显性能损失。

8GB版5060Ti在显存耗尽时几乎不可用,主要受制于8通道配置——即便PCIe5.0也无法弥补这一缺陷。而9060XT因全16通道接口,在PCIe4.0/5.0下表现更好,相同版本带宽是前者的两倍。

核心建议非常明确:若想在1080p以上分辨率运行3A游戏,或计划使用显卡超过2年,务必避开8GB型号。即便对电竞玩家,为后续保值考虑,也应避免选择。无论设置如何,若追求现代3A游戏体验、未来可能升级分辨率,或希望显卡耐用性更强,切勿购买9060XT或5060Ti的8GB版本——这不仅可能迫使你提前升级,还会因频繁调整设置以避免帧率波动而影响体验。

最令人困惑的是:为何相同型号的产品会因配置差异(8GB vs 16GB)导致性能天差地别?

以《F125》为例,使用高画质预设(非最高)时,8GB版虽可运行,但16GB版在PCIe3.0下快114%,甚至当8GB版使用PCIe 4.0/5.0时,16GB版仍快30%——同一产品仅因显存差异就有30%的性能差距,这如何能被接受?《瑞奇与叮当》也呈现类似趋势:PCIe4.0下8GB版平均96fps(尚可),但PCIe3.0的16GB版仍快近40%——对于同型号显卡,这是巨大的差距,而这已是8GB版相对较好的表现。

 “8GB版适用于《夺宝奇兵》等游戏的低/中画质”这一说法并不得到广泛认同:若它被赋予不同型号并定位为低阶产品,或许合理,但现实并非如此。事实上,AMD和英伟达均基于16GB版的性能来宣传这些产品。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