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昊芯完成Pre-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金资本领投,麦格米特等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产品推广和客户开拓。
中科昊芯的创始团队为原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核心科研团队,自2007年起在国家战略领域研制核心处理器,2019年1月正式开始公司化运营,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中科昊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任伟认为,“DSP芯片整体的发展比较封闭,原有指令集架构不对外授权,以往国内企业是没有较优的技术路线去落地发展。”
作为一个高质量、开放标准的处理器指令集架构,RISC-V适用于所有计算系统。而主流的X86架构由英特尔、AMD等公司主导,ARM架构国内公司要想使用,需要获取授权,长此以往不利于技术的更新和产品迭代,这会导致国内的操作系统、软件协同度等应用生态受到限制。李任伟表示,“中科昊芯采用RISC-V指令集能够解决自主知识产权和应用生态两大问题,为国内处理器设计提供一条自主可控的路径。”
据李任伟介绍,DSP产品最大的特点是算力,中科昊芯的DSP芯片体系结构经过优化,同主频下性能更好、算力更强;其次是不同行业的应用算法存在差别,我们会提取该场景专用的加速指令,提升响应速度。中科昊芯还建立了丰富的算法库,为工程师开发、优化提供算法支持。
在产品方面,目前中科昊芯Haawking-HX2000系列的十多款芯片已流片,多款型号量产供货,年均供货量近千万片。此外,还推出了Haawking IDE、Haawking-Downloader编程工具及HXLink系列仿真器等,优化集成开发环境,均已大规模商用。
其中,Haawking-HX2000系列是全球首款基于RISC-V指令集的DSP,从DSP的内核到算法均为中科昊芯自主研发,专为工业自动化、光伏储能及数字电源等高实时性场景设计,覆盖车规级DSP、高性能DSP、主流DSP和高性价比DSP,可应用于工业控制及电机驱动、数字电源、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白色家电等领域。其中,车规级DSP对可靠性要求更高,公司在产品设计上考虑多种安全机制和校验方式,严格筛选供应链,现产品已进入国内头部车企的供应链。
在团队方面,公司创始人李任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曾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团队成员来自于中科院、海思、恩智浦、ST、紫光展讯等知名机构及公司,在芯片设计、芯片质量管控、芯片生产运营、销售及技术支持等方面均有10年以上的经验。公司总人数近100人,一线研发人员占比在60%以上,研发投入总额已累计至数亿元。
在融资方面,公开信息显示,中科昊芯累计融资数亿元,此前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九合创投、立创商城、麦格米特、比亚迪、创维投资、固德威、锦浪、昱能、蓝海华腾等知名公司和机构。
对于此次融资,珠海科创长青基金负责人表示:“RISC-V自主内核等完整技术积累、对工业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坚韧务实的精神,是中科昊芯近年来节节攀升的几大法宝,也是芯片产业助力中国制造从大到强的关键要素。珠海致力于以产业价值为导向构建RISC-V生态体系,并依托珠海制造业基底引入硬科技标杆项目、沿着中国制造升级脉络布局半导体产业链核心环节。昊芯团队正是这样一支切合珠海产业协同、RISC-V生态战略的芯片生力军。期待公司持续以技术创新赋能工业升级,为"中国芯"的自主化进程贡献更多确定性力量。”
麦格米特投资负责人表示:“选择与中科昊芯携手合作,核心在于其在RISC-V DSP领域展现出的卓越技术独特性及巨大的国产替代潜力。中科昊芯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于RISC-V DSP产品的全栈自主研发能力,更在于其精准洞察并高效响应国内工业客户对DSP芯片的核心需求。正是这种技术创新与市场洞见的深度契合,驱动中科昊芯在短期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未来,我们期待深化双方战略协作,合力引领RISC-V DSP芯片的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加速推动核心关键芯片的国产化进程迈向新高度。”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