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首次当选3GPP RAN1主席,主持6G国际标准制定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5-05-22 17:31
6G
标准/协议
生成海报
27年来首次,中国移动徐晓东当选3GPP RAN 1主席。

在马耳他召开的3GPP无线接入网第一工作组(3GPP Radio Access Network Working Group1,简称3GPP RAN1)第121次会议上,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徐晓东当选工作组主席。这是3GPP创立27年来首次由中国公司代表担任RAN 1主席职务。

3GPP是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最重要的标准化组织之一,也是历代移动通信标准的诞生地。其中,RAN 1在3GPP标准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其参会人数、提案文稿数、核心技术方案等稳居3GPP所有工作组之首。同时,RAN 1专门负责制定基站与手机等终端之间通信的“物理层”技术规范,而这个层面的技术,直接决定了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的速度、覆盖、时延等最基础也最关键的性能指标,可以说,它是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地基”和性能上限。

徐晓东为中国移动首席专家,中国通信学会会士,曾任3GPP RAN全会副主席、RAN1工作组副主席等职务,在3GPP无线网4G/5G立项规划、标准推动、工作流程制定与优化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与3GPP无线管理团队共同打造一个高效、务实、极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标准组织,获得了业界广泛赞誉与认可。

3GPP预计2029年完成第一版6G国际标准规范,作为3GPP RAN1的主席,徐晓东将全程主导6G物理层标准的讨论与制定,这意味着中国将深度参与并影响未来十年全球6G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根据此前3GPP联席主席分享的6G标准推进时间表,2024年9月启动6G业务需求研究;2025年6月,将启动6G技术预研;而到2027年上半年和2029年,则将分别启动6G标准制定,以及完成6G基础版本标准Rel-21。

3GPP全面展开6G标准制定工作

今年3月,3GPP在韩国仁川召开了6G标准研讨会和第107次全体会议,这是全球成员单位第一次系统性、全面地向业界阐述各自的6G策略、技术布局和趋势观点。

第107次全体会议确立了6G无线技术研究项目的内容与目标,6G架构标准研究的总体时间和计划,这标志着继2024年6G场景用例与需求相关标准研究工作开始后,6G标准制定主体工作全面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移动全程参与研讨会,分别从总体设计、无线技术、网络技术三个方面向业界阐述了中国移动6G技术目标。去年12月,由中国移动、美国 Verizon、日本 NTT DoCoMo 和德国电信共同担任项目报告人的6G无线技术研究项目成功立项。按照计划,本次会议根据6G研讨会的情况对该项目的研究内容与目标展进行第二阶段更新。

据介绍,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识别典型实际的6G部署场景;二是确定提升现有业务和新型业务性能的3GPP 6G无线需求;三是制定包括整体性能、用户体验、降低总体拥有成本等在内的3GPP 6G无线需求;四是制定6G技术目标,包括提升能源效率、提高频谱效率、增强整体覆盖、系统可扩展且具有前向兼容性、兼容移动宽带服务和垂直行业需求、融合地面网络和非地面网络、简化系统等;五是制定6G项目时间计划、指导RAN 各工作组工作,以及在6G无线基础、RAN架构和接口、6G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框架等领域做出总体决策。

同时,在这次会议中,中国移动首席专家孙滔博士以首轮即胜的绝对优势当选SA工作组第一副主席,这意味着中国首次在移动通信顶层设计领域获得规则定义权。据内部人士透露,即将启动的6G标准预研已预留40%的技术模块由中国团队主导,涵盖空天地一体化组网、量子通信增强、数字孪生网络等前沿领域。

另外,3GPP此前正式明确了6G的六大应用场景,包括沉浸式通信、超高可靠低时延、海量通信、泛在连接、通感一体化、通智算一体化,其中前三项是5G高带宽、低时延、海量连接三大性能的扩展与增强,而泛在连接重在解决当前全球通信存在的覆盖缺口,通感一体化与通感智算一体化则分别在通信网络中新增感知与AI技术,从而更好地实现通信与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