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2025 年Computex到来,科技界将目光聚焦于展会的创新成果与重磅发布。然而在喧嚣背后,一场更值得警惕的故事正在上演 —— 它引发了人们对行业透明度、媒体公信力以及 GPU 发布报道可信度的深刻质疑。问题的核心,在于英伟达 GeForce RTX 5060 的发布策略,以及该公司如何通过媒体 “预览” 影响公众认知。
Hardware Unboxed(简称 HUB)是 YouTube 上极具影响力的 PC 硬件评测频道,已成为领域内值得信赖的声音。史蒂夫(Steve)和蒂姆(Tim)独立运营着 HUB,本文与他们合作,向读者分享其专业评测。史蒂夫从事 PC 硬件评测已超 20 年,曾经在个人科技博客深耕相关领域。
近期,史蒂夫和蒂姆对英伟达在RTX 5060显卡发布前采取的“前所未有的媒体控制手段”提出警告。与以往产品发布不同,英伟达此次未向独立评测机构提前提供用于测试的早期审查驱动程序。本文认为这是英伟达在推出仅配备8GB显存(VRAM)的新一代显卡时采取的争议性策略的延伸,但问题的严重性远不止于此。
该公司仅在严格条件下开放提前体验。这些媒体虽获得预览驱动程序,却需遵循特定准则,而这些准则会使英伟达产品表现优于实际测试结果。以下是两个典型例子:
其一,禁止将新发布的 RTX 5060 与 RTX 4060 进行对比。个中缘由,不言自明。
其二,强硬 “建议” 评测时开启 4 倍多帧生成(MFG)功能以虚增帧率,而不支持该技术的旧款 GPU 在对比图表中则显得性能落后。
结果是,正式发布前数日,大量好评如潮的预览文章集中涌现,其营造的第一印象几乎完全基于英伟达的营销话术。
这些预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客观评测。它们受到多重限制:强制要求在 1080p 分辨率下测试、限定测试游戏列表、必须启用 DLSS 和多帧生成技术。更令人不安的是,对比对象被限定为 RTX 3060、2060 Super 等不支持帧生成技术的旧款显卡。
这使得英伟达得以展示虚增的性能差距 —— 通常是实际原始性能的 3-4 倍,而这种 “优势” 仅是模拟效果,并非真实性能体现。
RTX 5070 发布时,尽管有误导性预览文章,但 HUB、Gamers Nexus 等媒体迅速发布独立评测形成制衡;而 RTX 5060 的发布却呈现一边倒态势 —— 英伟达未向大多数独立评测提供必要驱动程序。
这并非英伟达首次通过媒体关系塑造早期认知。从 RTX 3090 的 8K “梗” 营销,到 RTX 3080 仅限 4K 分辨率的基准测试设计, ——“英伟达惯于利用影响力选择性展示最佳场景,掩盖不利事实。”
但 RTX 5060 的发布堪称 “新低”—— 这是英伟达首次在大众市场 GPU 发布中,几乎完全排除所有独立评测声音的参与。
相比之下,PC 游戏业务在英伟达整体营收中占比极小。这更令人疑惑:若硬件果真领先,何须采取如此激进的媒体策略?
在如此庞大的规模下,尤其当英伟达已成为 PC 爱好者圈外的大众品牌时,其面临的声誉反弹风险可能远超短期营销收益。
对于 RTX 5060,本文给读者的建议很简单:不要基于当前预览报道购买。等待真实评测,基于全面独立的测试做出决策,而非被精心设计的营销印象左右。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