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英伟达正处于与量子计算初创公司PsiQuantum的高级投资谈判阶段。参与此次交易的四位人士透露,此次谈判正值PsiQuantum在一轮融资中筹集至少7.5亿美元之际。据悉,总部位于帕洛阿尔托的PsiQuantum在由贝莱德领投的融资中筹集了至少7.5亿美元,投前估值为60亿美元。
若投资成功,PsiQuantum将成为英伟达首次注资的物理量子计算机研发企业。
与其他依赖特殊材料的量子计算初创企业不同,PsiQuantum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技术,近期刚刚宣布成功开发全球首个可大规模制造的光子量子计算平台,同时研发出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量子计算芯片“Omega”。
传统光子量子系统依赖分立元件,难以规模化。PsiQuantum团队另辟蹊径,与全球半导体巨头格芯合作,改造300mm硅光芯片生产线,引入超导材料、氮化硅(SiN)波导等创新工艺,打造出“量子光电子技术栈”。这一平台包含20余道光刻层级和数百道工序,兼具高性能与可扩展性。
据悉,PsiQuantum团队在集成平台上构建了单光子源、量子态制备、芯片互联、双光子干涉等核心电路,实测性能全面刷新纪录:
单量子比特操作:态制备与测量(SPAM)保真度达99.98%±0.01%;
芯片间互联:42米光纤传输后,保真度仍保持99.72%±0.04%;
双光子干涉:量子可见度99.50%±0.25%,创平台历史新高;
双量子比特融合:贝尔态保真度99.22%±0.12%,误差率低于1%。
虽然PsiQuantum光子量子计算平台向实用化迈出了关键一步,但目前还有许多难题需要攻克,例如将进一步降低损耗,SiN波导与光开关损耗需再降50%;提升探测器效率,目标逼近100%,减少光子损失;优化封装与散热,超低损耗光纤耦合、低温环境热管理。
传统计算机中,晶体管的开关状态决定比特是0还是1,通常不会因环境干扰而失效。而量子比特极其脆弱,稍有干扰就会"坍塌",失去量子特性。传统量子计算方案需要将芯片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273.15°C)的环境中,并且难以制造足够多的高质量量子比特。
今年2月,PsiQuantum在《自然》上发表论文,宣布研发出“Omega”光子量子芯片。该芯片基于融合基量子计算(FBQC)架构,信息由单个光子的叠加态形成量子比特携带,由四个关键部分组成:
光子源:利用硅波导中的自发四波混频过程生成高纯度光子对;
光子操控:使用集成光学元件操控光子状态;
光子探测:采用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实现高效量子测量;
芯片间连接:通过光纤连接多个芯片,形成分布式量子计算网络。
在性能方面,该芯片拥有99.98%的单量子比特状态制备和测量保真度;99.50%的双光子量子干涉可见度;99.72%的芯片间量子比特互连保真度;99.22%的双量子比特融合门保真度。
今年1月,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实用化的量子计算机仍需多年时间才能实现,“如果说实用化的量子计算机需要15年,那可能是比较乐观的估计,如果说需要30年,那可能是比较保守的。但如果选择20年,我认为我们很多人都会相信这个预测。”
今年3月,黄仁勋又公开表示对量子计算应用时间的预测言论是错误的。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还宣布将在美国波士顿建立一个量子计算研究实验室,并计划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合作。据悉,这个研究中心将被命名为Nvidia Accelerated Quantum Research Center(英伟达加速量子研究中心),简称NVAQC,并计划与Quantinuum、Quantum Machines和QuEra Computing等量子计算公司合作,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正式投入运营。
除此之外,英伟达还投资了另一家量子计算软件算法开发商SandboxAQ。今年4月,SandboxAQ宣布已从新投资者处筹集了1.5亿美元,这笔投资使SandboxAQ的E轮融资增加到4.5亿美元,成立刚满3年,总融资额已达9.5亿美元,据悉这笔融资的投资者包括谷歌、英伟达、法国巴黎银行(BNP)。
SandboxAQ原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一个独立部门,致力于将AI与量子技术相结合(SandboxAQ中的AQ分别代表AI与Quantum),开发新型导航系统是其主业务之一。2022年3月,SandboxAQ正式从Alphabet剥离,并迅速收获了总额超1亿美元的融资,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还是谷歌前CEO Eric Schmidt,目前其估值达到57.5亿美元。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