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改革,这次动了真格?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5-05-19 15:52
三星电子
HBM
生成海报
三星芯片部门的“全永铉式悄然重组”开始见效。

尽管初期遭遇挫折,这位半导体负责人对基本面的关注正在从内部重塑公司。

全永铉(Jun Young-hyun)担任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负责人近一年来,仍在应对他上任时继承的艰巨挑战。他的任务是重振该公司在高带宽内存(HBM)领域的优势,并改革许多内部人士所说的迟缓、官僚主义过度的文化。在过去的12个月里,全一直在重组团队、精简运营,并专注于内存开发。尽管投入了大量资金,三星的HBM芯片尚未通过英伟达的验证——这是在竞争激烈的AI硬件市场重新站稳脚跟的关键障碍。股价已逐渐下跌,但全的重组努力开始重塑三星的技术基础和内部机制。  

全永铉的晋升本身即是一场战略变革的信号。2024年底,三星宣布其从DS部门负责人升任首席执行官,同时维持双CEO制度,但赋予其直接统筹半导体业务的权力。这一调整打破了传统“集体决策”模式,意图通过集中化领导加速决策流程。然而,这也对其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平衡存储芯片、代工与系统半导体三大业务的资源分配?尤其在代工部门连续亏损的背景下,全永铉能否像改革内存团队一样,重塑代工部门的竞争力?

全早期的重点完全放在HBM上。他废除了传统的HBM设计方法,要求他的团队进行全面改革,以解决长期存在的发热和良率问题。内部人士表示,与竞争对手SK海力士的技术差距已经缩小,全现在正亲自游说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以获得最终认证。三星第六代HBM芯片计划于今年下半年量产,全承诺,随着公司进入HBM4和定制设计变体等下一代市场,将避免重蹈去年的覆辙。  

面对内部研发周期长的劣势,三星开始转向外部并购。2025年3月,全永铉公开表示将通过并购补强技术短板,尤其关注CXL、AI加速器IP及先进封装领域。这一策略既是对标英特尔的“技术收购+整合”模式,也是对SK海力士通过收购Keyssa强化HBM互连技术的回应。

但技术推动的同时也伴随着文化转变。全公开批评该部门的官僚主义倾向——尤其是其重报告、孤立的管理方式——并呼吁更快的决策和恢复内部辩论。他作为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负责人的第一条内部信息阐述了新组织精神的愿景,此后他召开了一系列内部圆桌会议,并敦促高管们花更多时间在一线。  

全还设定了坦诚反思的基调。即使在2024年第二季度 earnings 温和反弹后,他也淡化了这些数字,将其归因于周期性顺风,而非结构性增长。在去年10月一份异常直率的报告中,他为未达到预期道歉。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股东大会上,他承认三星在利用AI芯片热潮方面行动迟缓,并承诺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三星的半导体业务仍然面临障碍。虽然内存业务已显示出复苏的迹象,但晶圆代工和系统LSI部门仍深陷亏损,拖累了整体收益。第一季度,DS部门仅实现了1.1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要缩小与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的差距,三星需要提高产量并获得新的大客户。三星计划专注于提高其下一代2nm工艺的良率,并确保获得大订单。  

更严峻的是,中国厂商以低成本抢占成熟制程市场,挤压三星在车载芯片、物联网等领域的生存空间。来自中国的竞争加剧进一步增加了压力。部分本土企业正在进入HBM等先进领域,同时以低成本产品主导旧工艺。观察人士表示,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全永铉的应对策略包括:加速2nm工艺优化、拓展非传统客户(如AI初创企业),以及通过CXL等新技术绑定AI芯片厂商,但效果尚待观察。

在他的第一年任期接近尾声时,全似乎有意留下持久的印记。“他经常说,他想把一个更好的公司传给下一代,”一位行业消息人士指出——这句话既体现了他任务的艰巨性,也体现了推动三星半导体业务转型的紧迫性。

尽管改革已为三星半导体注入新活力,但真正的考验尚未到来。HBM4能否通过英伟达验证、2nm工艺能否追赶台积电、代工部门能否止血——这些关键节点将在2025年底前集中揭晓。若进展不达预期,三星可能面临更剧烈的管理层动荡,甚至被迫调整半导体业务的独立性。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