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高管 5 月 12 日在 2024 年度暨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5 年,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今年一季度公司研发投入约 2.35 亿元,同比增加 38.33%。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寒武纪的研发投入分别为7.68亿元、11.36亿元、15.23亿元、11.18亿元、12.16亿元(含股份支付费用),均超过当年营业收入,五个年度的研发投入合计达57.61亿元。
在硬件研发方面,公司持续优化芯片架构设计,提升对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视频图像生成大模型以及垂直类大模型的训练推理等场景的适配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在软件生态方面,针对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应用场景进行持续优化,完善基础系统软件平台功能,提升公司软件平台的易用性和稳定性。
寒武纪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交出创历史新高的业绩答卷。根据财报,2024年,寒武纪实现营收11.74亿元,同比增长65.56%;净亏损4.52亿元,较上年大幅减亏。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72亿元,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2025年一季度,寒武纪延续强劲势头,营收同比暴增4230.22%至11.11亿元,归母净利润达3.55亿元,实现连续两个季度盈利。
公司表示,2024年产品持续在互联网、运营商、金融等重点行业落地,云端产品线收入占比高达99.30%,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187.78%,助力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落地。
在2024年年报中,寒武纪表示,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呈现高投入、长周期特征。芯片行业需要持续大量研发投入,唯有通过技术突破建立竞争壁垒,方能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占据先机。
在业绩持续增长的同时,寒武纪存货及预付款也显著攀升。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存货达27.55亿元,环比增长近10亿元,而该数值在去年同期时仅为1.29亿元。
期末,公司预付款项达9.73亿元,去年同期时该数值为2.05亿元。多家券商认为,存货和预付款的持续增加,反映出公司需求端景气度高,供应链韧性强,AI芯片业务有望继续高增长。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27亿存货叠加预付款投入,预计二季度收入有望继续增长,甚至迎来新一轮爆发。
与此同时,公司业绩的增长也带了来一些争议的声音。2024年、2025年第一季度,寒武纪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6.18亿元、-13.99亿元。
寒武纪正在加码大模型芯片平台建设。
根据定增预案,寒武纪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资不超过49.8亿元,发行数量不超过2087.28万股。此次募资,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拟投资金额为29亿元,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拟投资金额为1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4.8亿元。
据披露,本募投项目面向大模型技术演进对智能芯片的创新需求,拟开展面向大模型的智能处理器技术创新突破;拟研发覆盖不同类型大模型任务场景的系列化芯片产品,包括面向大模型训练的芯片、面向大语言模型推理的芯片、面向多模态推理的芯片和面向大模型需求的交换芯片等,增强智能算力硬件产品对未来大模型技术发展新需求的适应性,全面提升公司在复杂大模型应用场景下的技术和产品综合实力,提升公司在智能芯片产业领域的长期竞争力。
寒武纪称,随着人工智能进入大模型发展时代,满足大模型需求成为引导全球芯片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旗帜。作为智能芯片领域全球知名的新兴公司,公司需要加快适应于大模型市场需求的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保持公司在智能芯片技术领域的先进性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此外,寒武纪对于大客户的依赖情况也是外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年报显示,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计占比达94.63%,其中第一大客户贡献销售额9.30亿元,占比79.15%。
公司坦言,客户集中度较高,若主要客户经营发生变动,可能对业绩产生影响。
业绩扭亏、产品开始贡献收入,叠加AI热潮,寒武纪股价大幅上涨,截至目前,公司市值达到了2866亿元。伴随着公司股价的上涨,公司创始人陈天石身家也随之大幅提升,在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以870亿元位居第195位。
据悉,陈天石在公司拿到的年薪为116.22万元,叶淏尹、王在、刘少礼、刘毅、张尧等5位副总2024年的年薪分别为136.22万元、151.22万元、136.22万元、123.79万元、129.42万元,较2023年变化不大。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