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发布财报,首次透露了美国关税对该公司的业绩影响。库克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当前的全球关税税率如果在本季度剩余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不增加新的关税,我们预计将导致苹果在截至6月底的季度中,成本增加9亿美元。”
尽管美国已暂时免除对中国智能手机等进口产品征收125%“对等关税”,但苹果仍受现行的20%中国进口产品关税的影响。库克还提到,根据一项名为“232条款调查”的程序,半导体等科技产品可能会被征收额外关税。
在这一背景下,库克透露,苹果公司将从美国采购190亿颗芯片,有分析猜测供应商可能是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同时iPhone屏幕的玻璃也采购自美国,猜测可能是康宁公司。今年早些时候,苹果表示将在未来四年内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其中包括在德克萨斯州的一家工厂生产人工智能服务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苹果股价累计下跌接近17%,市值蒸发超过6000亿美元,最新市值为3.2万亿美元。
苹果公司发布了2025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显示,苹果公司第二财季总净营收为953.5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907.53亿美元相比增长5%,高于市场预期的943亿美元;净利润为247.8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36.36亿美元相比增长5%,高于市场预期242.6亿美元。
具体到产品方面,苹果公司第二财季来自于iPhone的营收为468.4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459.63亿美元相比有所增长,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来自于Mac的营收为79.4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74.51亿美元相比有所增长;来自于iPad的营收为64.0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55.59亿美元相比有所增长;来自于可穿戴设备、家居设备和配件的营收为75.2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79.13亿美元相比有所下降;来自于服务的营收为266.4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38.67亿美元相比有所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第二财季大中华区营收160亿美元,同比下降2.3%,不及预期的168.3亿美元。大中华区也是苹果该季度度唯一出现下降的销售区域。苹果公司CEO库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剔除汇率逆风因素之后,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大体持平,iPhone和iPad是公司(第二财季)在大中华区最畅销的设备。
在中国市场中,苹果面临着本土厂商的激烈竞争,例如华为、小米等。更为关键的是,苹果公布的AI功能还未能在中国落地,此前苹果透露,已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为中国市场提供AI功能,但至今仍未透露这些功能何时上线。
展望未来,苹果预计,该公司第三财季营收同比增幅为0%-10%区间的下半段。去年同期苹果的营收为858亿美元。如果同比增长1%,则第三财季营收将达867亿美元;若增长6%,则为910亿美元;以中间值(3.9%左右)计算,则为892亿美元,刚好与华尔街目前的共识预期一致。预计第三财季的毛利率将在45.5%至46.5%之间。以该毛利率区间和营收增长中值计算,苹果本季度的净利润预计为213亿美元,而分析师预期为220亿美元。
库克表示,不确定的关税环境使得公司“很难预测”6月之后关税措施将如何影响苹果的成本。
随着关税的不确定性,苹果将调整其供应链,而印度和越南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
库克表示:“预计到6月底,大部分销往美国的iPhone将在印度生产。而越南将成为几乎所有在美国销售的iPad、Mac、Apple Watch和AirPods产品的原产国。”
目前,苹果每年在美国销售超过6000万部 iPhone,到明年年底可能全部在印度生产,从而支持苹果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的目标。如果达到这一目标,印度目前的iPhone产量将不得不翻倍,达到8000多万部。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苹果在印度组装了超过4000万部iPhone。
在印度,苹果已经与富士康和塔塔电子等合同制造商合作增加了制造设施。其中,位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霍苏尔的塔塔电子新工厂已于近日投产,首批生产线专注于生产老款iPhone型号。而富士康在卡纳塔克邦班加罗尔投资26亿美元建设的新工厂即将启动首条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300至500台iPhone,首批产品包括iPhone 16和16e型号。此外,苹果其他一些供应商,如Pegatron Technology India和Wistron也在印度设有生产设施。
按照苹果目前的产能转移计划,到2026年,苹果在印度的工业产值将翻倍至450亿美元以上,工业产值将比产量增长更多。
不过,库克强调,中国仍将是美国境外销售的绝大多数产品的原产国。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