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宣布推出汽车RISC-V MCU系列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5-03-07 15:42
英飞凌
RISC-V
生成海报
英飞凌入场,RISC-V 革新汽车 MCU

英飞凌科技公司近日表示,将推出基于 RISC-V 的全新汽车微控制器 (MCU) 系列,且将将纳入其标志性的AURIX产品线,与现有的TriCore(AURIX TC系列)和Arm架构(TRAVEO、PSoC系列)形成互补。新产品覆盖从入门级到高性能的全场景应用,其核心优势体现在架构灵活性、成本优化与软件适配性。

RISC-V的模块化设计允许芯片厂商根据特定应用场景定制指令集。例如,在自动驾驶传感器融合场景中,可扩展的矢量扩展(Vector Extension)能显著提升并行计算效率,而传统固定架构难以实现此类优化。此外,开源架构降低了对Arm等IP供应商的授权依赖,尤其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自主可控的指令集成为车企的战略选择。英飞凌透露,其RISC-V内核已通过ISO 26262 ASIL-D认证,满足功能安全最高标准。

随着汽车软件代码量突破1亿行,RISC-V的可移植性优势凸显。开发者可利用LLVM等开源工具链实现跨平台代码复用,大幅缩短开发周期。英飞凌汽车事业部总裁Peter Schiefer指出:"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RISC-V的灵活性将降低系统复杂性,使车企能更快响应市场需求。"

英飞凌正在构建软件和工具生态系统,以帮助客户部署其未来的汽车 RISC-V MCU。(来源:英飞凌)

为解决芯片硬件尚未量产时的软件开发瓶颈,英飞凌将在2025年德国嵌入式世界展(Embedded World 2025)推出基于Synopsys虚拟原型技术的开发套件。该方案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工具链协同优化和场景化验证环境,实现"硬件未到,软件先行"。

虚拟MCU模型可模拟真实芯片的时序、功耗和外设行为,开发者能在硅片流片前完成操作系统移植、驱动开发和算法验证。据测算,该技术可将软件开发周期压缩40%以上。包括IAR Embedded Workbench、Green Hills MULTI在内的主流IDE已适配该虚拟平台,支持AUTOSAR Classic/Adaptive双栈开发。调试工具厂商Lauterbach提供的TRACE32仿真器,可实现指令级追踪和多核调试。

合作伙伴Elektrobit提供的EB tresos AutoCore OS,已预集成符合ASIL-D的实时操作系统,开发者可快速构建符合AUTOSAR标准的ECU软件架构。

根据TechInsights数据,2023年英飞凌以28.5%的市占率位居全球汽车MCU市场首位,但竞争者正加速布局RISC-V。恩智浦(NXP)已推出基于RISC-V的S32系列微控制器,重点布局车载网络和电池管理领域;意法半导体(ST)通过与SiFive合作开发定制RISC-V内核,计划在2025年推出面向区域控制器的高性能MCU。

在此背景下,英飞凌通过Quintauris合资公司推出的RT-Europa配置文件成为关键棋子。该方案整合了实时操作系统(RTOS)、确定性通信协议栈和功能安全框架,为OEM提供"交钥匙"解决方案。Quintauris CEO Alexander Kocher强调:"RT-Europa将RISC-V的实时性与汽车功能安全深度绑定,这是Arm阵营尚未完全覆盖的领域。"

RISC-V在汽车领域的崛起,本质上是一场生态话语权的争夺战。Quintauris主导的RT-Europa配置文件,实质是建立RISC-V在汽车实时控制领域的事实标准。一旦被广泛采用,将形成类似Arm在移动终端领域的生态壁垒。

传统嵌入式开发依赖芯片厂商提供SDK,而RISC-V的开源特性催生了"开发者社区驱动"的新模式。英飞凌已开放内核定制接口,允许车企根据特定需求修改指令集,这或将改变Tier 1供应商与主机厂的协作关系。

RISC-V的开放授权模式吸引了大量中小型IP供应商,传统"芯片厂商-IP供应商-车企"的线性供应链正在向网状生态演进。例如,德国初创企业Cobham Gaisler提供的开源RISC-V IP核,已进入大众、宝马的评估清单。

尽管前景广阔,RISC-V在汽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仍需跨越三道门槛:

生态系统成熟度 :当前RISC-V汽车软件生态仍处于早期阶段,MathWorks的Simulink等关键工具尚未全面支持,可能影响复杂算法的模型在环(MIL)测试效率。

专利与合规风险 :RISC-V基金会虽已迁至瑞士,但核心专利仍由美国企业持有,如何规避地缘政治风险是全球车企必须面对的课题。

性能天花板 :在7nm以下先进制程领域,RISC-V内核的能效比仍落后于Arm Cortex-A系列约15%-20%,这可能制约其在中央计算单元(CCU)中的应用。

据Omdia预测,到2030年,RISC-V将占据汽车MCU市场25%的份额。英飞凌此番布局,既是技术路线的前瞻性卡位,更是对"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生态主导权的争夺。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