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半导体产业的飞速发展,微控制器单元(MCU)无疑成为了国内最具潜力和活力的细分赛道。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中国MCU芯片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MCU市场规模约为575.4亿元,2024年约为625.1亿元,2025年中国MCU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87亿元。
中颖电子是中国MCU市场的重点企业,成立于1994年,2002 年起做自主品牌的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营的 MCU 微控制器芯片、BMIC 锂电池管理芯片、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广泛应用于家电主控、手机电池计量及保护、智能终端屏幕显示驱动等领域。
2024年前三季度,中颖电子营收9.78亿,同比增长5.95%,归母利润0.9亿, 同比下降9.64%。产品出货量有增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众所周知,MCU市场竞争激烈,恩智浦、英飞凌、瑞萨电子、意法半导体和微芯科技等国际大厂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前5大厂商市场份额合计达到 75.6%。中国MCU厂商已经超过400家,在中低端市场具备较强竞争力。
对此,中颖电子表示:“国内竞争激烈,不利于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海外大厂竞争。公司将以马拉松长跑者的姿态看待业内竞争。行业将经历优胜劣汰的过程, 行业的有序化还要一点时间。”
中颖电子目前的产品有三大主线,分别是主要应用在家电、变频电机控制的MCU,主要用在手机、笔记本、电动自行车的锂电池管理芯片和主要用在手机、智能穿戴的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
在家电MCU的市场中,国产IC设计公司居于领先,其中小家电MCU市场已经普遍是国产厂家,但在白色家电 MCU 领域,仍以海外传统MCU大厂为主。在车规MCU、 锂电池管理芯片及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主要是海外大厂占比较大。
如何才能从MCU竞争中突围?中颖电子提出了五项举措:
研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凝聚人才,深耕技术,鼓励创新。开发有差异化、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品质: 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及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客户拿到高可靠度、高质量、高满意度的产品。
服务:把握在地优势,为客户提供迅速优质的工程服务。
市场策略:专注服务行业头部客户,共同成长,以综合实力高筑竞争者进入障碍。
发展:在现有市场及技术积累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未来产品线。
其中,MCU芯片可以从智能家居拓展到工业物联、AI 端侧MCU、变频电机控制,从大家电、 电动自行车拓展到机器人关节,从工规MCU拓展到车规MCU。而锂电池管理芯片,可以从手机、笔记本、电动自行车拓展到车规级 AFE、PMIC,把握移动式机器人增量市场 (机器宠物、人形机器人)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从手机、Pad、笔记本拓展到车载领域。
随着AI的火爆,其对端侧的运算和控制提出了新的需求,那么MCU芯片在这其中有哪些机会?中颖电子又会如何切入呢?
中颖电子表示:“AI 产业的发展为 MCU 行业带来全方位的发展机遇,扩大了市场需求,AI 技术的成 熟使得各种端侧 AI 终端功能得以实现,并让已经存在的各类产品的体验得 以提升,拉动终端的换新并带来大量新增的终端,拉动 MCU 芯片产品需求。”
目前中颖电子在积极布局 AI 端侧的 MCU 应用,具体的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家居和人形机器人。机器人的灵活度取 决于关节控制,每一个关节控制都需要用到 MCU。公司在积极布局机器人的 关节控制 MCU 的研发创新。同时,机器人要用锂电池供电,公司的 BMIC 锂 电池管理芯片也可以派上用场。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