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值得关注的6大电子产品采购趋势

来源:半导纵横发布时间:2024-12-17 15:09
先进封装
SoC
生成海报
本文中的六个关键趋势可能会重塑行业以及电子产品的制造、采购和/或使用方式。

技术进步、不断发展的供应链动态以及对可持续性的关注都对 2024 年的电子行业格局产生了影响。

展望2025年,以下六个关键趋势可能会重塑行业以及电子产品的制造、采购和/或使用方式: 

对制造业韧性的关注将会增加。新冠疫情等因素破坏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在来年不会消失。Broadline Components预测:“到 2025 年,制造商将优先构建更具弹性的供应链,以保护自己免受未来破坏的影响。这在航空航天等行业尤其重要,因为库存管理和不间断的电子元件采购对于保持生产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对更可持续的电子元件采购的需求将会增长。可持续性不再只是一个流行词,它正在成为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关键优先事项。“随着全球对减少碳足迹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电子供应链将被迫采用更环保的做法,”Broadline 指出,“ 2025 年,我们预计将看到广泛的努力,使电子元件采购和制造更加可持续。”

先进半导体将推动下一波浪潮。在“2025 年及以后:对电子制造的趋势预测”中, EM Solutions 讨论了半导体(包括前端和后端部分)的进步如何有望在 2025 年取得重大进展。它表示,半导体技术的创新(例如先进封装、片上系统 (SoC) 设计以及氮化镓 (GaN) 和碳化硅 (SiC) 等新材料)将推动下一波电子设备。该公司补充道:“这些进步将使电子产品具有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和增强的功能。”

芯片:半导体设计的未来。半导体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半导体工程公司的Steve Brown 表示,芯片正处于这一转型的前沿。芯片允许设计人员混合搭配来自不同供应商的组件,从而实现更大的产品定制化和更快的升级。Brown 写道:“从传统的单片系统级芯片 (SoC) 设计向基于芯片的架构的转变正在获得动力,这是由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的需求所推动的。这种演变不仅仅是一种趋势;它代表了我们处理 SoC 设计方式的根本性变化,这是由成本、复杂性和上市时间等紧迫挑战所推动的。”

更多的回流是不可避免的。在《影响电子元件供应链的 6 个趋势》一书中, Adam J. Fleischer 强调了今年对这些网络施加影响的关键力量。大多数趋势将延续到 2025 年,产业回流就是其中之一。他写道:“海外成本上升和地缘政治风险增加是驱动因素,公司正在努力减少对远方供应商的依赖。”“通过本地化生产,公司旨在增强供应链弹性,缩短配送时间并减少全球中断带来的脆弱性。”

网络安全将成为更重要的优先事项。随着供应链运营的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网络安全已成为许多组织的首要任务。“为了防范日益增加的网络威胁,公司正在大力投资保护其实物和数字资产,”Fleischer写道,并指出这包括对供应商实施严格的审查流程,并确保严格遵守全面的安全标准。“随着供应链变得更加互联,对最先进的网络安全系统和实践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关于2025年消费电子产品的五大关键趋势,包括边缘AI应用日益增多,但用例和设备各异、高昂的能源成本推动家庭能源管理需求、超大屏幕电视推动显示技术创新、英特尔困境将使2025年PC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以及智能家居公司向设备添加先进传感器技术。

生成式AI在智能家居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增强用户体验,推动向自主家居发展。亚马逊、谷歌计划用大型语言模型增强语音助手功能,但商业发布推迟。此外,生成式AI还强化智能家居视频搜索,提供便利程序和自动化。未采用此技术的制造商面临竞争力下降风险。同时,开发需考虑如何利用混合AI增强体验,平衡云端复杂模型的精度与隐私、延迟问题。

到2025年,家庭能源管理产品和服务将更为重要。智能电表、智能恒温器等产品的需求随着能源价格上涨而持续增长,同时,消费者也在寻求安装可再生能源设备。据预测,全球智能恒温器、插头、插座和灯泡出货量将在2025年增长12%。产品制造商有机会开发应用程序,使用户跨多个能源系统管理能源使用,LG、Savant和Tado等公司正领先该领域。

超大屏电视与先进显示技术日益受欢迎,价格更亲民,普及度提高。创新是品牌核心,画质对智能电视至关重要。8K分辨率或借此机遇发展。AI驱动的图片超分辨率技术需求增长。OLED与Mini LED是主流技术。

英特尔2024年的动荡将影响其2025年表现,预计笔记本电脑市场Arm处理器采用率将持续增长。联发科、英伟达和AMD等竞争对手正准备Windows on Arm芯片组。在公司面临压力之际,预计英特尔将加强与OEM的关系,并加速半导体创新以获得技术优势。

先进传感器技术如超宽带(UWB)、雷达和生物识别传感器能显著提升智能家居设备的用户体验。尽管这些技术在性能上优于现有替代技术,但其生态系统尚不成熟,限制了可用性。随着生态系统成熟,需求将扩大,成本可能下降。产品制造商高度接受能改善性能和用户体验的传感器技术,以与竞争对手区分。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