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证监会在审阅旷视科技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注册申请文件的过程中,旷视科技和主承销商分别提交撤回上市申请,根据规定,证监会决定终止旷视科技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注册程序。
作为国内AI“四小龙”之一,2019年8月,旷视科技在港交所正式递交IPO文件,然而在2020年,旷视科技终止了港交所的IPO进程;2021年3月,旷视科技转战科创板,此次IPO旷视科技募资60.18亿元,计划投向基础研发中心建设项目、AI视觉物联网解决方案及产品开发与升级项目、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升级建设项目、传感器研究与设计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021年9月上交所披露科创板上市委2021年第66次审议会议结果,旷视科技首发过会。科创板上市委现场问询的首个问题围绕旷视科技经营和未来前景:请公司代表结合主要客户不稳定,集中度不高,且为非行业龙头的情况,进一步阐述公司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前景。其次,科创板上市委还要求公司代表说明如何保证公司对境内投资者的保护不低于境内法律法规及证监会相关要求等。
这或与旷视科技本次发行的证券类型为存托凭证(CDR)有关。公司在招股书中亦提示过相关风险:存托凭证系由存托机构以公司境外发行的证券为基础,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代表境外基础证券权益的证券。存托凭证持有人与持有基础股票的股东在法律地位、享有权利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引发的风险;存托凭证持有人在分红派息、行使表决权等方面的特殊安排可能引发的风险;存托凭证退市的风险及后续相关安排;境内外法律制度、监管环境差异可能引发的其他风险等。
顺利过会后,2021年9月底旷视科技提交注册申请,此后是漫长的等待。今年7月8日上交所公告,旷视科技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继续上市进程。但时隔4个月后,旷视科技最终撤回上市。
国内“AI四小龙”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商汤科技这四家企业均不同进度地在推进IPO进程,其中商汤科技已于2021年12月在港股上市;云从科技2022年5月在科创板上市;依图科技2020年曾冲刺科创板IPO但已告终。
旷视科技放弃上市,与上市政策和自身的财务状况都息息相关。
旷视科技是一家聚焦物联网场景的人工智能公司。凭借深厚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能力,公司以物联网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载体,通过构建完整的AIoT产品体系,面向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三大核心场景提供经验证的行业解决方案,实现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落地。旷视科技是人工智能1.0时代也就是计算机视觉时代的领头羊之一,但现在的AI浪潮已经从视觉识别过渡到大模型,可能现在已经拿不到很好的价格了。10月21日,旷视太乙大模型正式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
旷视科技的基本判断是,智能汽车是AI未来最大的落地场景。该公司组建了智驾团队,11月11日,力帆科技发布公告,印奇当选为力帆科技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据天眼查股权穿透信息,印奇在今年7月成立了重庆江河顺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而江河顺遂持有重庆江河汇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00% 股权,江河汇持有力帆科技9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9.91%。最终,江河顺遂间接成为重庆上市车企力帆科技的股东。
据招股书披露,2018至2021年上半年,旷视科技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54亿元、12.6亿元、13.91亿元和6.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亿元、-66.39亿元、-33.27亿元、-18.65亿元。
就撤回上市安排,11月29日旷视科技回复媒体称:“基于对技术趋势、行业环境和自身战略选择的全面考量,经审慎研究,公司决定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目前,公司经营情况稳定,未来将持续推进主营业务健康发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并积极链接资本市场。”未来会不会重新启动上市流程,是否在其他地区上市,旷视科技方面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本文转自媒体报道或网络平台,系作者个人立场或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作为中立的平台服务者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